1 / 4
文档名称:

一谷草转氨酶.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谷草转氨酶.docx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4/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谷草转氨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蚀1,谷草转氨酶:又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分别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胞浆内。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2,谷丙转氨酶((GPT、ALT):谷丙转氨酶顾名思义是谷氨酸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酶,(蛋白质代谢时的生物化学反应形式之一就是氨基酸分子上氨基发生转移).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GP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薄3,胆红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代谢产物。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和血红素。正铁血红素生成胆绿素,胆绿素再生成胆红素。经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叫直接胆红素,反之叫间接胆红素。胆红素组成胆汁的重要成分,储存在胆囊,随胆汁排入肠道,最后经大便排出,少部分经肠道再吸收入血经肾脏随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总胆红素增高,人就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莃5,总蛋白:血液(准确称血桨或血清):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及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降低。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的下降明显。螈6,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生腹水。薆7,球蛋白:。例如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等都会引起球蛋白高芄8,白蛋白/球蛋白:肝脏功能判断指标。比值降低表示肝功能降低莄9,,前白蛋白:又称转甲状腺素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前白蛋白可作为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预见性指标。在接受化疗的实体瘤患者中,%,%,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肁10,胆汁酸: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增高:肝胆疾病,血清胆汁酸的测定,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