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关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分析
摘要:对于铁观音茶叶而言,采摘技术合理与否将会对其品质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进行相应研究。本文围绕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标准、时间、方法、保管等展开了重点探讨,并针对茶树采摘期调控问题予以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铁观音茶叶;采摘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
1 铁观音茶叶概述
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其一般制作流程如下:鲜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复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毛茶[1]。铁观音不仅汤色宜人,而且浓郁芳香,同时还具有滋味醇厚的特点,品质一流,因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采摘技术至关重要,是优质茶叶形成的基础和保证,下文将基于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展开重点分析。
2 铁观音茶叶的采摘技术分析
采摘标准
优质鲜叶具有如下特征:叶芽较壮、芽梢较重、节间较短、叶片厚而光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组分均衡。采摘鲜叶的过程中,通常以顶叶小开面到中开面存在2~3叶驻芽为优。不同季节所执行的采摘标准也不尽相同,春秋茶通常予以中开面采摘,夏暑茶通常予以小开面采摘;对于丰产茶园而言,由于持嫩性较强,通常予以中开面采摘,而一般茶园则以小开面采摘居多。值得一提是,采摘幼嫩叶,所制成的茶叶容易出现香低、味苦等问题,而采摘老鲜叶,所制成的茶叶容易出现色泽不佳、滋味偏淡等问题。由此可见,科学执行鲜叶采摘标准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铁观音的最终品质[2]。
采摘时间
采摘铁观音的过程中,应注意采摘时间的把握。通常而言,谷雨至立夏期间制作的茶被定义为春茶,产量较高,通常为全年的1/3;夏至至小暑期间制作的茶被定义为夏茶;立秋至处暑期间制作的茶被定义为暑茶;秋分至寒露期间制作的茶被定义为秋茶; 11月至12下旬期间制作的茶被定义为冬茶。其中,以春茶和秋茶品质优,制作春茶时,最好选择在立夏前后进行采摘;制作秋茶时,最好选择在寒露前后进行采摘。根据一天之中的采摘时间,可进行如下划分:早青,10:00之前采摘的鲜叶,受露水较多的影响,品质不高;上午青,10:00~12:00之间采摘的鲜叶,品质优于早青和晚青;下午青,12:00~16:00之间采摘的鲜叶,品质最优;晚青,16:00之后采摘的鲜叶,由于晒青时间欠佳,所以,品质不高,但总体胜过早青。由上述分析可知,建议尽可能选择下午青[3]。
采摘方法
常见的采摘方法有3种:手采法、刀割法和机采法。现阶段,手采法最为常用,尤为适宜高品质茶叶的制作,另外,经过长期总结,“虎口对芯
”采摘法被提出,并获得了广泛应用,即采摘过程中,拇指、食指相互分开,由芽梢顶端正中心位置插下,然后轻轻扭折并朝上一提,便能够把芽梢采下。由于半叶位于手中,半叶露于掌外,因而不仅能够避免受热,且能够避免压伤。另外,2种采摘方法所得到的鲜叶品质较次,尤其是机采法,不具备选采功能,然而能够有效解决采茶用工问题,因而广泛应用于低档茶叶的生产。每季通常分作2次采摘,第1次采摘时,选取开面3~4叶,第2次采摘时,选取茶蓬面下芽叶。
鲜叶保管
鲜叶中,水分所占比重为75%~80%,由于在内含物的形成及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