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河北省镇.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北省镇.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5/10/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北省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
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目次
1 总则
2 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
基本要求
村庄迁并与中心村确定
空间布局规划
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成果
3 镇规划
基本要求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4 乡规划
基本要求
乡域规划
乡政府驻地规划
乡规划成果
5 村庄规划
基本要求
村域规划
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成果
6 附则
1 总则
为指导镇、乡和村庄规划,规范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镇、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宜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一般为10-20年,其中近期5年左右。
编制镇、乡和村庄规划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
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有历史保护价值的镇、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编制。
乡政府驻地规划人口1万以上的乡,应当按镇规划要求编制。整体改造、新建村庄和多村联合建设的村庄,应当按镇区规划要求编制。
编制镇、乡和村庄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编制镇、乡和村庄规划,应当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比较,科学决策。
本导则适用于河北省城市、县城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的镇、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2 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

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主要是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协调镇、乡和村庄发展。
“县域”指县域、县级市的市域和设区城市中的区管辖范围。
、以人为本、就近集中、统筹城乡、保护资源环境的原则,确定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空间布局和人口规模结构,提出村庄迁并调整方案,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村庄迁并与中心村确定
村庄迁并应尊重村民意愿,保证村庄迁并后村民居住安全、生活有保障、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考虑将下列村庄予以迁并:
1存在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村庄,主要是位于行洪区、蓄滞洪区、矿产采空区的村庄和具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地质塌陷、洪涝灾害等地区的村庄。
2 人口少、难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生活环境差、村民有迁并意愿的村庄;人均耕地不足
以使村民生活自给,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村庄。
3 用水严重短缺、严重不达标的村庄;地方病发病率高的村庄;位于大型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重大设施和项目建设确定要搬迁的村庄、压占重要矿产资源的村庄。
4 地域空间上接近,有可能相向发展逐渐融为一体的村庄,以及按新民居建设要求集中发展的村庄。
确定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应当综合考虑以下条件:
1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起到带动周围村庄建设和发展的村庄。
2有人口集中条件,一村或多村合建的村庄,宜以二、三层或多层建筑为主、基础和服务设施要配套齐全。
3中心村应布局合理,服务半径宜覆盖2公里左右。
空间布局规划
,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分析制定县域发展目标,预测县域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确定各镇、乡的总人口及人口分类。
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工业应当主要向县城和较大镇的工业园区集中,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一般镇、乡和中心村除农业外,应着重发展为“三农”服务的第三产业。
提出县域镇村体系和镇、乡、村庄等级结构,分类管理策略和建设标准;确定镇区、乡政府驻地的空间布局形态和主要道路交通组织。
根据村庄迁并标准和实际情况,提出村庄空间布局的具体方案,确定中心村、保留村庄、迁并村庄的数量、名单和布局,明确迁并村庄的迁并原因及去向。
确定迁并后各村庄人口的规模、建设用地规模、整合节约土地规模,编制全县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