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部分悬挑脚手架安装于拆除
一工程概况
二脚手架方案与形式选择
目前高层脚手架主要采用附着升降脚手架、吊脚手架等,经过多种脚手架比较分析决定采用悬挑式脚手架,但目前使用的多为悬臂结构、下撑结构、悬臂加下撑的组合结构,经研究决定采用斜拉式脚手架。
三搭设方式及材料的选择
1、本工程脚手架采取分段搭设方法,主要布设方案的选择如下:
第一步架:地下室至四层为落地脚手架;
第二步架:四层至八层为悬挑式脚手架;
第三步架:八层至十一层为悬挑式脚手架;
第四步架:屋面结构为落地脚手架;
2、悬挑脚手架预埋钢筋压环具体部位:
第二步架:四层结构顶;
第三步架:八层结构顶;
挑架底座:本工程采用16#工字钢作为悬挑脚手架底部钢梁,斜拉材料采用14钢丝绳,架体采用钢管。
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千克,钢管尺寸宜采用48×,,钢管表面必须涂防锈漆,材质及表面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扣件:扣件的材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
,有裂纹、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脚手扳:采用竹脚手扳,,材质及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压环:采用二级钢18钢筋预埋在现浇砼板上两道(受力只考虑楼架体重量的挑架,钢丝绳加固后压环不再受力,只起到防止水平移动的作用)。
四主要材料机具
1、搭设材料:钢管(48×)、扣件(对接、直角、旋转)、脚手扳、密目安全网、钢丝绳、花兰螺丝、穿墙环形螺栓、悬挑钢梁等。
2、操作工具:活动扳手、手拉葫芦、切割机、对讲机、冲击钻、锤子、电焊机、气体切割工具。
五工艺原理
利用固定在主体结构梁板上的型钢制作的悬挑梁,并辅以悬挑梁斜拉钢丝绳稳定件作为钢管外架的承力构件。
六脚手架搭设方法:
1、搭设顺序:
放置悬挑钢梁,焊立杆底座,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势地杆扣件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5~55Nm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部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造质量,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设置端墙件,按第一部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造质量,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件质量,设置端墙件,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
等,随搭设过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铺设脚手架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及密目网全封闭。
2、构造要求:
(1)立杆
,允许搭设偏差±5mm,立杆垂直允许搭设偏差±10 cm。
(2)扫地杆设置
人垫板往上20cm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cm。
(3)横杆间距、平整度
,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超过±10cm。
(4)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
立杆上对接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的接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接要求:
(1)构造形式:
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墙体杆用两根50cm短管用直角扣件中间固定于墙体上。
(2)布置要求:
连墙杆在垂直间距不应大于4m,水平间距不大于6m的位置上设置,设置时尽量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必须人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布设形式可以采用花排,也可以采用并排,宜先采用花排。门窗洞口采用短向拉接,钢管长度过门窗洞口边缘250mm以上。
4、剪刀撑的搭设方法:
在建筑物四周转角处,必须要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沿纵向连续设置。
剪刀撑斜杆应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不小于80cm,用3个扣件等距布置,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处小于10cm处。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5、小横杆的设置:
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