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学人才观与青年成才株洲市教育局党委龙金玉2009年11月23日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从哲学角度,说人为万物之灵,世界上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从历史学角度,说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人民群众具有历史的主动性;从思维学角度,说只有人,才能盛开创造性思维的花朵。世界上有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什么“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呢?一、人才问题的提出(一)世界之迷——现代经济发展的五大谜思1、现代财富增长之谜2、马尔萨斯困惑之谜3、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谜4、战败国战后崛起之谜5、里昂惕夫之谜“令人如此迷惑不解的预料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舒尔茨(二)中国之困——中国无缘诺贝尔奖的困域一位中国科学院士在弥留之际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国家,一般建国不超过五十年就会产生至少一诺贝尔奖得主,苏联1917年建国,1956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用了39年时间,波兰用了46年,巴基斯坦用了29年;印度用了30年;……,中国将用?年。近代发明大到航天飞机,计算机,小到易拉罐、园珠笔,都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还存着有待进一步剔除的缺陷”。世界根据科学水平划分,把每个国家分为科学核心国家、科学强国、科学边缘国家、科学发达国家、科学不发达国家五类。中国目前仍处于科学边缘国家的行列,最缺的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世界前20名的科学论文当中,还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前100篇科学论文中,仅有3篇;前1000篇中,只有4篇。在158个国际科学家的组织,包括它的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的科学家只有26人(总人数是9073人),%,其中参与一级科学家组织的只有1个。在各级理事会72年的历史当中,中、秘书长等在决策层中起主导作用的职务。执行理事当中,也没有中国的科学家。我国科技队伍总体地位大概是世界第17位,比南非、印度、津巴布韦都低。【2004年数据】(三)根的差异——中西方成才文化的差异中国:学而优则仕  农业经济时代西方:学而优则商工业经济时代全球:学而优则?知识经济时代▲舒尔茨的论证舒尔茨指出,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经济增长中,,;,。舒尔茨教授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美国38年中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比较中的差距物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二者投资的比例,中国是12:1,韩国是8:1,美国是3:1。▲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1)在工业经济初期,科学技术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和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2)在工业社会盛期,科学技术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倍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3)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指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高科技二、科学人才观(一)关于人才界定的广义观念“人才”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诗经·小雅》中就有了(君子能长育人材),到现在大概已有两千多年。一是指杰出的人。二是指才能本身。三是指人的相貌。一要素:有用就是人才两要素:德才兼备就是人才三要素:“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且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