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排水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排水系统.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4/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排水系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膃浅谈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排水系统袄袀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他将下水道比喻成一个愤世嫉俗者,在大雨中控诉着世间的一切。而台湾作家龙应台也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真的面目”。羇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大暴雨造成77人死亡,1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城市的排水系统无情地震撼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何会被暴雨侵蚀地面目全非?是经济不够发达,还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灾害?其实,从另一方面寻求原因却不难发现,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中对排水系统的忽视以及设计规划理念和市政配套系统建设不能及时赶上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是引发一系列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远不及中国古代和日本、伦敦等发达国家城市。薄中国古代的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各大城市洪涝灾害的同时人们惊奇的发现,北京故宫、北海团城、江西赣州等古建筑和古城在暴雨面前的承受力远远超过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现代都市。这归功于古代各时期修建城市时,大部分时候古人更多将精力放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给排水系统建设上,以抵御自然的水灾。不仅如此,古代建筑与理念的科学结合也造就了成功的排水系统。因现代城市迅速发展扩大,虽不能侧重于充分利用天然河流、湖泊和洼地,但也不可动辄向水面要土地,填河修路、填湖建房。莁日本的排水系统不得不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人以其先进的、足以自夸于世界的土木工程技术在埼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电影场景的暴雨排水系统,足以防止台风季节因为暴雨而可能出现的洪灾,守卫日本东京地区,避免受水灾侵袭。而东京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从而流入公共水域。此外,东京设有的降雨信息系统可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并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利用统计结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区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这种精密的规划加之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使得东京很少发生内涝灾害。虿巴黎的下水道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而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现在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道相媲美,、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肇在伦敦,每家每户的房子门前都有一个小院,院子里大部分种满了花草,或者铺上透水砖或者是砂石,鲜见到冷冰冰、硬邦邦的水泥地面。英国法律也规定建造房子前院后院必须铺设透水砖或砂石,严禁铺设不便于渗水的水泥,并且对建筑用料也进行了规定,必须便于排水。伦敦的排水渠上面还都会安装很细的铁丝网,这保证了在排水系统里滋生的大量的蚊虫尽管得以肆意繁殖,但却无法尽情地飞到地面上来。另外,荷兰第二大港口阿姆斯特丹的排水系统与水处理系统的结合设计,有效的预防了通过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