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学五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180度、270度后的图形。(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通过动手剪纸来验证自己的答案。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因数的方法。(2)在(1)的基础上,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3)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发现规律的能力,使之能独立解决问题。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观察实物和学具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初步学会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容积和容积单位(4)让学生鼓舞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理解分数的意义(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学会通分和约分(4)真分数和假分数(5)分数和小数的互换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学会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六单元统计(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3)实践活动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找次品(二)教材的特点: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三)教学目标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6、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