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羄地面测报值班工作任务及操作流程蒀1、每天8:30接班,在值班日记上签字。查看值班日记交待的值班情况和下班应做的项目,注意是否有丢漏问题,记住本班要做的内容。莇2、交接班时应立即将值班电话转移到值班员移动电话上。蒄3、立即巡视观测场所有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笔尖是否有墨水,笔尖是否离纸、位置是不是与北京时间相差很多,酒精柱是否中断,毛发是否脱钩,雨量器、雨量计、雨量传感器承水口是否有杂物、是否可能造成堵塞,日照口沿是否盖好等。值班室仪器查看风记录器、气压计是否正常运转,是否缺墨水,笔尖是否离纸,打开风指示器档位是否有指示。莅值班期间的每个正点前10分钟必须按此要求巡视,仪器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不能排除的故障及时上报维修。自动站故障1小时内上报故障内容。膂同时注意:如有积雪的日子里,地面温度表被雪埋住,在降雪或降雪停止后,应将表从雪中取出,安放到完好的雪面上。在每个发报时次的前一个小时(如13时、19时、及次日07时),巡视仪器时要注意温度表重新放到完好的雪面上(注意0厘米传感器处的雪面不可破坏!)。荿4、查看自动站数据是否正常卸载,数据查询内容是否与当前北京时间一致,值班期间的每个正点前10分钟均查看此项。薄5、查看网页,值班期间的每个正点后10分钟左右均查看此项。蒁6、值班期间的每个正点后10分钟均刷新http://,看是否有本站内容,及时反馈信息。薀7、全面校对上班记录,包括观测薄,自记纸,重要天气报本,报文,微机录入数据等,并签字,校对出上班记录出现错情及时登记,严格按照《业务质量考核办法》进行统计。(本班记录有划痕修改和自记纸有严重污点统一按错情统计)。膈8、值班期间不擅离职守,集中精力,密切监视云、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的天气变化,注意记载天气现象的起止时间、方位等,风力较大时要随时查看风速是否达到大风标准,。出现冰雹要及时测量直径,大于10毫米时要称重并记录在纪要栏,24小时内将灾情调查输入灾情直报并上传。总之,随时注意重要天气报所规定的现象及发报、续报标准,避免漏发重要天气报。蚄9、每旬逢3、6、9日重启计算机。(注意:重启计算机时间最好不要在正点前后10分钟进行,以免影响正点数据传输。重启后,应及时卸载所缺数据,并查询确认无缺数据现象方可。袂10、10时58分观测气压,查算,并记录。节11、查看风记录器笔尖,通过13:00时间线后,更换风自记纸(注意每旬逢3、6、9日上弦)。羇12、14时观测发报所做的准备:13时左右查看湿球的湿润状况(1、是否缺水。2、冬季短纱布状态下,选择适当时间融冰),13时30分全面巡视仪器,13时45-47分携带观测薄、值班用铅笔、更换用的温度、湿度自记纸,观测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5-10厘米曲管温度。47-49分观测记录总低云量、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49-51分观测小百叶箱:干球、湿球(注意要保持其清洁、湿润、柔软,一周换一次)、最低气温并调整。51-52分观测大百叶箱:更换温度计、湿度计自记纸(注意每旬逢3、6、9日上弦)。52-54测量实测降水。56-58观测风向风速(打开指示器观察两分钟)。58-00观测气压并更换气压自记纸(注意每旬逢3、6、9日上弦)。将人工观测项目输入人工专用机内(注意删除云量、云状、天气现象等输入内容)存盘。14时00分30秒自动站定时数据卸载后,打开编发天气加密报界面,输入人工观测项目,与人工观测数据比较后,计算编报后立即保存,然后抄入自动站观测薄中,校对,查看报文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再发送打印。羈13、16时58分观测气压,查算,并记录。芃14、每天19时对观测用表和微机进行对时。螀15、日落后即可更换日照纸。(泡日照纸的水每星期一更换一次,遇大风,需及时更换,保证接班员看不到杂质)。羀16、20时观测发报所做的准备:19时左右查看湿球的湿润状况(1、是否缺水。2、冬季短纱布状态下,选择适当时间融冰),19时30分全面巡视仪器,19时45-47分携带观测薄、值班用铅笔,观测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并调整、5-10厘米曲管温度。47-49分观测记录总低云量、云状、能见度、天气现象。49-51分观测小百叶箱:干球、湿球(注意要保持其清洁、湿润、柔软,一周换一次)、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并调整(每月1-5日和更换最低气温表后连续五天观测最低温度表酒精柱)。51-52分观测大百叶箱:读数并做时间记号。52-54分测量蒸发(每星期一更换蒸发皿用水),然后,加入原量。并测量雨量筒内降水量。56-58观测风向风速(打开指示器观察两分钟)。58-00观测气压并在读气压自记纸上读数并做记号。将人工观测项目输入人工专用机内(注意删除云量、云状、天气现象等输入内容)存盘,抄录当日合计、平均等项目。20时00分30秒自动站定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