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苏轼——咏物诗.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轼——咏物诗.doc

上传人:小枷 2019/4/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轼——咏物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膆螁咏物作为宋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在宋词中占有极大比重,而苏轼则将咏物诗又推向更高一层境界。很多学者说苏轼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然而从其咏物诗的写作风格上来看,词人的婉约风更为显著。<全宋词》记录苏轼的词共358首,其中咏物词30首,细分为咏月6首,咏梅5首,咏荷、琴各3首,柳、荔支、茶各2首,咏海案、石榴、花、菊、雁、足各一首①。但是众多咏物词很少能凸显豪放,绝大多数没有脱离脂粉柔情、离愁别恨。薈苏轼婉约咏物诗的一大写作特色是借物抒情,最经典的代表就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时创作期间正值苏轼被贬黄州,也因为词中每句都暗含作者贬谪时的落寞孤独。第一句写静景,虽是描写最平常不过的月亮、梧桐,可作者巧妙的将其描述为“缺月”“疏桐”,为一个平淡的夜晚着了冷凄的一笔。一个“挂”字连接月与桐,平添许多寂静之感,与后半句“漏断人初静”构成一幅无比寂静、凄清的夜景。同时,作者笔下的月亮像世人孤独寂寞,似乎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心照不宣,无言相视。虽未直接写心中所想,却着实通过寂静夜景与凄清之月含蓄的抒发心中之感。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个独自徘徊的幽人和一只飘渺无依的大雁,虽为实写,却又将读者带进深层的想象中——这踌躇不已的幽人,这独自飞翔的孤鸿,不正是诗人自己么?无一字写自己却又句句是自己,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人在孤独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关怀总是在四处寻找关怀,但是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孤独,心中的愁苦、无奈、孤独,只有那只孤鸿读得懂。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孤单徘徊,飞遍每一个枝头却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孤鸿自比,巧妙通过描写孤鸿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②,暗示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悲凉处境和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全词无一字直接提到词人自身,细读下来,词人当时处境与心情却又清晰印在我们脑海里。这正是词人婉约借物言情的妙处,不直接抒发胸臆,却在全文一丝丝将情感刻进我们脑海,读罢全词后,与作者的共鸣远远超过过读一篇直接抒情的诗词。薄苏轼婉约咏物词的另一大写作特色是拟人手法。如苏轼婉约词经典之作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杨花与百花同开,应算作花,可杨花的形态轻柔零碎,又不像普通的话开在枝头那样光彩夺目,因此杨花“似花非花”,这正与下半句无人惜从教坠相照应,杨花卑微娇小不容易被关注,也因此花开花败无人在意,更别说怜惜。换个角度去想,作者也正是要表现只有其一人珍惜杨花的开与落。而作者之所以在意杨花的去向,是因为其与杨花一样,寂寞纷飞,无人欣赏。这第一句词实则在暗示作者自身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就像杨花,只能任其坠落,随风而去。含蓄之句,妙不可言。“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赋予杨花以人的性情,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