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租房不易.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租房不易.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5/10/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租房不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租房不易
朱伟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商户鳞次栉比是繁华的表现,而住宅鳞次栉比就害死住户了,没有阳光,通风极差。照不到阳光时,才知道阳光的可贵。
“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中学时读到这句古语,非常喜欢,向往浪迹天涯。但后来发现,卖房不易,租房也不易。国内租房不易,国外租房也不易。租房是什么感觉?租房的感觉就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匆匆似漏网之鱼”,绝无“平生塞北江南”的诗意。
在北京租房,地方换过不下五次。在维也纳住了两年半,租过三处住房,在纽约前后住过五年,换过六个住处,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一幢宿舍楼中便换了三次。
在纽约这块地盘上,纽约市政府是第一大房东,哥伦比亚大学是第二大房东。根据在维也纳的经验,我特地选择了朝院子的一面。维也纳不能住临街一面,汽车音太响。夜阑人静的时候,汽车在石铺的古道上疾驰而过,锐声如尖刀刺破宁静的夜晚。临院要安静的多:维也纳的小区大多由几排小高层楼房围成一个小院,院内鸟语花香,绿树荫荫,很是安静。
住进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寓楼后,才发觉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纽约与维也纳的情况正好相反:曼哈顿的楼距太近,房屋鳞次栉比。商户鳞次栉比是繁华的表现,而住宅鳞次栉比就害死住户了,没有阳光,通风极差。照不到阳光时,才知道阳光的可贵。在纽约这个地方,若是阳光和安静不能皆得,我宁愿选择忍受噪音,也不能没有阳光。
更糟的是这里朝院内的一面也吵,夏天空调机声不断,很是折磨人。相比之下,倒是百老汇街上的汽车声和地铁声更容易忍受。
在纽约住高楼低层有如井底之蛙,窗外都是墙壁。于是,我尽量往高层搬,从4层搬到5层,每高一层,就有很大改观。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搬到了7层,顿时豁然开朗,觉得简直是到了天堂。在曼哈顿要往高处住,越高越好,最好是住摩天大楼的顶层。摩天大楼压迫了城市,但若是住在摩天大楼的顶层,那便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且还安全:歹徒一般上不去。
我住过的542号楼以中国住家为主,中国人扎堆的地方就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由于楼房通风不佳,楼内时常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