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蜡烛》76215.ppt

格式:ppt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蜡烛》76215.ppt

上传人:szh187166 2015/10/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蜡烛》76215.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文导入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蜡烛
苏联西蒙若夫
作者简介:
西蒙若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2年,南斯拉夫贝尔格来德,德军在枪决平民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集中营中的受害者的尸体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给下列字词注音:
烧灼桥头堡地窖
匍匐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舀鞠躬
zhuó
bǎo
jiào
pú fú
yè
fú
lì
wēi

qì kē yē
yǎo
jū gōng
认识多音字

xiāo 削去
xuē 剥削

jiān 间距
jiàn 间歇

chuāi 揣在怀里
chuăi 揣测
chuài 挣揣

păi 迫击炮
pò 迫不及待

băo 碉堡
pù 十里堡
辨析形似字












(lì)瓦砾
(shuò)闪烁
(shuò)众口铄金
(qì)契约
(qiè)锲而不舍
(jiào)地窖
(yáo)窑洞
(kū)窟窿
(chuăi)揣测
(chuài)踹开
(chuăn)喘气
(tuān)湍急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烧,烫,使受伤。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抖动摇晃。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恭敬庄严地站立着。
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朽,腐烂。
破碎的砖头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