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创建快乐中队引领快乐生活.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建快乐中队引领快乐生活.doc

上传人:小点 2019/4/7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建快乐中队引领快乐生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膀第一章创建快乐中队引领快乐生活蒆(讲座提纲)***膃引言:芀播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曲: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想要和你一起分享,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我喜欢生气时就想到你们永远包容多么伟大,我喜欢旅行时为你把美好记忆带回家。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袇“集体是我家,快乐靠大家”——创建快乐中队就是创建孩子的快乐家园,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创建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孩子在集体中有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蚄羂第一节创建快乐中队的基本概念莀一、什么是创建快乐中队集体?芇中队,指创建的特定对象:少称队组织中间层级;莆集体,指创建的特定目标:把中队组织建设成为集体;蚀快乐,指创建目标的突出重点:集体的首要特征;蒀创建,指少先队主体(少先队员)与导体(辅导员)行为的特定方式:它是创造性的建设活动过程。蚈二、快乐中队创建与现代班集体建设袄现代意义上的班集体不仅是特殊的学生群体,而且是学生个体与集体实现自我教育、发展的特殊方式。现代班集体建设是在集体主义价值引领下,促进每个成员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共同的学****和生活中,发挥集体和个体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和集体发展的过程。快乐中队的创建是现代班集体建设的主要形式。螃三、快乐中队创建与温馨教室的建设薀“温馨教室”是指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民主、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超越物理空间的、由师生共同营造的、能满足师生合理需求的、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教师发展而创造的教育环境。在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组织教育、九年素质教育的教育背景下,快乐中队创建的目标、要求与温馨教室的建设完全一致。在建设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合理需求、关注人的幸福体验、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关注人的人生价值;强调共建共享、追求和谐:共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共享温馨和谐的氛围;强调过程:注重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方法、关注师生在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强调自主创新:激发师生共同的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建设。袅薆第二节创建快乐中队的缘由蒂一、《儿童权利公约》——快乐、自主是儿童的主要诉求蕿1992年2月中国政府签署参加《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呼声最高的是快乐和自主,为少先队工作者指明维护儿童权利的重点,让儿童获得快乐、自主的发展,符合《儿童权利公约》关于“确保儿童享有其幸福所需的保护和照顾”和“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条款要求。芆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文件——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羄在加强基础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服务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作用,加强少先队自身的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芁三、胡***总书记的寄语、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关注儿童的生活质量,期望儿童享有快乐生活虿2005年6月全国第五次少代会,胡***总书记给全国少先队员“勤奋学****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寄语;蚇2006年4月出访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主题就是“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螆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有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芄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少先队“六一”联合队日活动后指出:谋求儿童快乐童年和美好明天是“国家的大事”。蝿四、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最基本、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快乐、自主、友爱、创造,快乐为第一需求肈2002年,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上海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少年日报》对少年儿童的组织心理需求的专题问卷调查:“你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尊重、你在中队里快乐吗?”两项结果都表明,快乐问题突出,快乐需求强烈。72%的中学生和42%的小学生对少先队活动没有感到“很快乐”;对学****生活有86%的中学生和67%的小学生没有感到“很快乐”;48%的中学生和38%的小学生对家庭生活没有感到“很快乐”。学校和少先队的生活的快乐度都低于家庭生活,其中学****生活“很快乐”的认可度最低。大多数学生以学****生活感到不很快乐,普遍存有“厌学”思想,极少数儿童竟产生“厌世”思想:“我真想***。”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现象没有得到基本的改变,少先队员们自主自由活动和学****的时间和空间日益受到压缩、侵占,少先队员自主、快乐的感受日益减少;老师们****惯于以师为主、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使队员没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