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党员工作,全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分布更趋合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19号)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苏州市2006-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全市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目标要求2006-2010年,我市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坚持改善结构,保持均衡发展;滤布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总体目标是:,并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每年发展的新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9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45%以上;35岁以下的达到75%以上;妇女达到30%以上;生产工作一线的达到55%以上。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相应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每年发展新党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年度之间的计划数与实际发展数之间的浮动比例力争控制在10%以内。在新党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一线分布等方面,已达到目标要求的,努力保持稳定,防止出现反复,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特别是差距较大的,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主要措施(一)牢牢把握新时期发展党员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全市党员队伍结构。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要适应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坚持标准为前提,以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中发展党员为重点,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紧紧围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做好国有(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发展班组长、生产经营骨干和技术能手入党,努力做到关键岗位、艰苦岗位有党员。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做好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从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行业协会会员以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在有文化、有专长、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适应苏州科教兴市的战略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努力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注意突出工作重点,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特别要关注教学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拔尖人才。对政治素质好、贡献突出、影响较大的入党申请人,要选择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有权威的党员专家教授和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其培养联系人,提高培养教育工作的质量。。积极探索青年成长进步的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