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第4 章 数据链路层.ppt

格式:ppt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4 章 数据链路层.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4 章 数据链路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4 章数据链路层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与作用,
掌握差错控制的作用和原理,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理解常用的成帧方式,
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和原理,
理解HDLC协议的主要内容。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第4 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点对点PPP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技能训练: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级联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为物理链路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寻址等。
相邻节点
所谓相邻节点是指由同一物理链路连接的所有节点。相邻节点的最主要特征是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不需要经过其他交换设备的转发。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为实现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在相邻的节点之间确定一个接收目标,即实现物理寻址;提供一种机制使得接收方能识别数据流的开始与结束;提供相应的差错检测与控制机制以使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提供流量控制机制以保证源和目标之间不会因发送和接收速率不匹配而引起数据丢失。
帧同步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被称为帧(frame)的协议数据单元作为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逻辑单元。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核心任务就是根据所要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功能来规定帧的格式。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1. 帧的基本格式
尽管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给出的帧格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基本格式还是大同小异的。 给出了帧的基本格式,组成帧的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部分被称为域或字段(field)。
其中,帧开始字段和帧结束字段分别用以指示帧或数据流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字段给出节点的物理地址信息,物理地址可以是局域网网卡地址,也可以是广域网中的数据链路标识,地址字段用于设备或机器的物理寻址。第三个字段则提供有关帧的长度或类型的信息,也可能是其他一些控制信息。数据字段承载的是来自高层即网络层的数据分组(packet)。帧检验序列FCS (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提供与差错检测有关的信息。通常数据字段之前的所有字段被统称为帧头部分,而数据字段之后的所有字段被称为帧尾部分。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帧开始
地址
长度/类型/控制
数据
帧结束
FCS
帧的基本格式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2. 成帧与拆帧
发送端和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所发生的帧发送和接收过程大致如下: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网络层的发送请求之后,便从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接口处取下待发送的分组,并封装成帧,然后经过其下层物理层送入传输信道;这样不断地将帧送入传输信道就形成了连续的比特流;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从来自其物理层的比特流中识别出一个一个的独立帧,然后利用帧中的FCS字段对每一个帧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就采取收发双方约定的差错控制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没有错误,就对帧实施拆封,并将其中的数据部分即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上交给网络层,从而完成了相邻节点的数据链路层关于该帧的传输任务。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3. 帧的定界
帧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有四种常见的定界方法。
(1) 字符计数法
字符计数法是在帧头部中使用一个字符计数字段来标明帧内字符数。
(2) 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
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是在每一帧的开头用ASCII 字符DLE STX,在帧末尾用ASCII 字符DLE ETX。
(3) 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一次只填充一个比特“0”而不是一个字符“DLE”。
(4)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就是利用物理层信息编码中未用的电信号来作为帧的边界。
11/10/20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3版)
数据链路层功能
差错控制
所谓差错是指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端实际发出的数据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产生差错主要是因为在通信线路上噪声干扰的结果。根据噪声类型不同,可将差错分为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