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畜牧渔业论文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邱玉奇(黑龙江省安达市屠宰管理所151400)奶牛生产中,一直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大部分饲养荷斯坦奶牛,其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点,在环境温度为16~23℃条件下饲养最适宜,高产奶牛为15~20℃。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奶牛为适应环境,会在生理方面产生一系列变化,即发生热应激反应,使其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腐蹄病等,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减少,母牛则降低受胎率。1添加足量水奶牛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养分之一是水。牛奶中87%左右是水,一般奶牛每产牛奶lkg,~5kg左右,随温度的不断给升高,水奶比不断增大。例如,当温度由10℃升高至38℃,饮水量与产奶量之比由4:1增大至26:1。此外,还受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产奶量、干物质摄人量、钠的摄人量和其他因素都会对水的消耗造成影响。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供给奶牛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或水槽要定期进行清洗,确保将其中的饲料残渣和水藻清除干净。在栓系式牛舍中,如果两头奶牛使用同一个水槽,注意不能够在弱势奶牛的旁边饲养强势奶牛;如果通过重力为水槽供水,必须保持足够高的水流速度,从而确保奶牛无需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够饮到水。在开放式牛舍中,一般每20~25头奶牛至少需要设置一个饮水区域,安装的水槽宽度要在30cm以上,深度在lOcm以上,最好确保每15头奶牛的饮水空间在60cm以上。2增加能量水平奶牛发生热应激时,摄人的能量减少,但是其维持能量需要却有所升高,因此对于高产奶牛日粮中的能量是第一限制性养分。在奶牛摄人的饲料干物质减少的情况下,要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来满足机体维持能量的需要,一般是采取将日粮中粗精比降低或者添加脂肪等方式来实现。在高温环境下,奶牛采食量降低,且饲料利用率明显降低,因此一定要根据奶牛的采食量对精料配方进行适当调整,提高营养浓度,用于补充因热应激造成的养分摄人不足。精粗比适当提高能够克服部分因奶牛采食饲料不足而引起的生产性能降低。为刺激奶牛采食,降低瘤胃的充满度和提高瘤胃通过率,要增加精料用量,从而使摄人的能量增加。一般来讲,奶牛平衡日粮中含有的精料量控制在总干物质量的50%-60%通常比较适宜,不然有可能导致代谢疾病,如瘤胃酸中毒或乳脂率降低等。奶牛要喂给优质粗饲料,降低热增耗,同时使有效纤维的摄取量增加;喂给适量发酵的糠糟、酒糟等,通过提高日粮适口性,使奶牛采食量提高。奶牛喂料要少给勤添,饲喂次数增加能够使产奶量升高,并防止健康出现问题。3提高蛋白质量和水平奶牛发生热应激时,为确保干物质摄入量减少时摄取的蛋白质增加,有效措施是使日粮粗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同时提高小肠真蛋白水平。奶牛饲喂高蛋白含量的日粮,其产乳量比饲喂普通蛋白含量日粮明显提高,同时饲料利用率也有所增加。优质饼粕饲料中蛋白质的降解率一般都在50%以上,为使奶牛小肠内非降解蛋白质水平提高,就需要对那些降解率较高的优质粕类蛋白饲料进行保护。现在,一般采取过瘤胃蛋白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