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文档名称:

免疫学检测技术.ppt

格式:ppt   页数:9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疫学检测技术.ppt

上传人:endfrs 2015/10/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疫学检测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抗原抗体反应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三、免疫学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抗原抗体反应
特异性
可逆性
阶段性
可见现象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抗原分子上的决定簇和抗体分子V区中的超变区互相适应所决定的。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多数的天然抗原物质,如微生物抗原,常具有多个不同的决定簇,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物质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表位,则与抗体血清反应时可出现交叉反应。
Anti-A
Ab
Ag A
Anti-A
Ab
Ag B
Shared epitope
Anti-A Ab
Ag C
Similar epitope
Cross reactions
结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分子间由氢键、疏水键、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组成的引力与电子云产生的排斥力相抵消后的合力。
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之间互补的构形造成两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 解离后的抗原和抗体性质不变。
可逆性(非共价键结合)
1、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此阶段需时短,仅需
几秒到几分钟,无可见反应出现。
2、可见反应阶段:需时较长,数分,数小时或数日
出现可见现象,表现为沉淀,凝集,细胞溶解等。
阶段性
两者的分子比例密切相关。(适宜比例)
可见的现象
电解质:
温度:
酸碱度
抗原抗体适宜浓度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抗原抗体均带负电荷, 适当浓度的电解质会使它们失去一部分负电荷而互相结合,出现明显的沉淀或凝集现象。若无电解质存在,则不发生可见反应,%的***化钠作为稀释液,以供给适当浓度的电解质。
电解质
适当提高反应时的温度,以增多抗原抗体分子碰撞的机会,可加速复合物体积增大,反应现象出现快。但过高温度(超过 56℃)将会使抗体或抗原变性或破坏。一般常使反应在 37℃水浴中进行。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