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中美经贸争端案例教学初探.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美经贸争端案例教学初探.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4/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美经贸争端案例教学初探.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引言在大学经济类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近来发生的经济热点问题融入课堂,以这些热点问题为素材,结合经济类课程的基础理论编制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8年初开始发生的中美经贸争端,就是这种案例的优质素材。 2018年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税——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这一行动正式拉开了中美经贸争端的序幕。 2018年4月4日,美国发布了一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拟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不仅侵犯了我国的权益,也是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为此,我国对美国进口的汽车等14类商品加收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次日,美国要求根据301调查对中国出口制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此举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尽管在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的开幕式时提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但紧接着在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下达对***的裁决即热门的中兴事件,使得中美经贸关系再度趋于紧张。中美双方通过积极协商,在5月20日凌晨,中美通过发表联合声明,达成共识。刘鹤表示,中美双方不会打贸易战并且会停止相互增加关税。就目前形势而言,争端目前得到暂时解决。将上述问题与核算、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经济增长以及经济争端的解决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本文便是对这一案例教学问题进行的初步探讨。二、核算的案例教学国内生产总值有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分别是支出法和收入法,用于国家核算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核算时,净出口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需要计算出口量与进口量的差值。当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即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案例教学国际贸易理论属于国际经济学领域下的一部分,即微观理论部分。这部分涵盖了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以及技术周期理论等。而在这些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最为基础、经典的古典贸易理论。教师在教授比较优势理论的知识点时便可以引入中美经贸争端的案例进行教学。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例如在正常的国际分工下,加拿大不需要自己种植香蕉,它可以进口东南亚等国生产的香蕉;再比如著名的苹果手机它不需要自己生产零件,零件的生产可以依靠别的公司甚至外国的公司。但是值得考虑的是国际贸易政策对国际分工的限制,这也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之所以采取政策很大程度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以中国和日本为例,这两个国家都在农业方面有严格的进口限制,这因为农业与国家安全是挂钩的,是出于对本国的农业保护以及我国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同时对于本国的幼稚产业也要加以保护和鼓励,在这些产业也是限制进口以及加收关税,为的是给这些领域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中美面对的危机不同,因此在加关税的领域也是不一样的。中国加收关税的领域主要是一些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比如现代农业。而美国加收关税的领域主要是在科技方面,采取政策手段来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并保护美国的科技优势,其采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对外国进口的产品加收关税。教师可以在课堂让学生展开探讨,从比较优势这样一个较为简单易懂的理论去研究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不同,从而探索贸易争端产生的缘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同时也增加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四、国家经济增长的案例教学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分别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从现在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