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docx

上传人:资料分享 2019/4/1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提要文章阐述了环鄱阳湖地区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的现状与不足,提出要将江西省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必须对全省旅游产业进行整合,打造出一个龙头。建议通过打造环鄱阳湖地质旅游资源圈,整合环鄱阳湖地区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实行公司集团化管理,政企分离,定位明确,提供差别化的旅游产品。关键词环鄱阳湖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集团作者简介?演黄国华(1981―),男,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领域工商管理;涂海丽(1979―),女,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黄晨(1986―),男,东华理工大学教师,研究领域工商管理。(江西抚州344000)基金项目?演江西省社科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遗迹群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12GL40)”、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抚州市地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与抚州市社科规划课题“抚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收入已突破1000亿,但不是旅游强省,普遍存在“多而散、小而弱”特点,各自为政,政企不分。要将旅游资源大省转变成旅游强省,必须充分整合各旅游资源,建设区域性旅游龙头企业,政企分开,公司化运作。将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三位一体”,打造成江西旅游产业龙头,江西省旅游产业可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一、环鄱阳湖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概况与存在的问题地质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它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而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和保留下来的珍贵自然遗产,由于其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使其成为了具有丰富内涵,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另加上其具备了美学和科普、科考价值,可以给人们在美的享受之余,寓教于乐,所以地质旅游不但具有美的享受,更有科学知识的汲取。庐山、龙虎山和三清山三大地质旅游资源是镶嵌在鄱阳湖周边三颗璀璨的明珠,对其整合开发必然会提升环鄱阳湖旅游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眼2?,山体由西南往东北倾斜延伸,长约29km,宽约16km,总面积约为464km2,核心景区为99km2。庐山是一个断块山,有山无脉。其可以分为四块:山上、山南、山北以及山下周边区域。山上为核心区,归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山南归星子县,山北归九江县,而周边区域归属多县。庐山山体构成较复杂,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都有分布。其地质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有地层地貌、沉积与构造、自然变动、天然湖泊与瀑布等。其地层遗迹主要为早元古代的“星子变质核杂岩”之褶皱变质岩层,又称“星子(岩)群”。该岩群下部为混合花岗石,中部为片岩和斜长片麻岩、石英与大理岩,上部位石英岩、千枚岩与编制砂岩。?眼1?演地貌遗迹主要为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与构造地貌遗迹。代表性的冰川遗迹有锦绣谷、剪刀峡、石门涧、蛤蟆石、鞋山、王家岭双瀑、含鄱口、牯牛岭、三叠泉、白鹿洞、莲花洞等;有些地貌景观是经风化与地表水冲刷淋蚀而成,如石钟山;另外,还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下暗河型洞穴,如龙宫洞。庐山地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门类齐全,但多头管理与政企不分导致庐山旅游产业严重滞后,一些原比庐山要弱的景区,现在发展也胜于庐山,如安徽的黄山景区。、龟峰、象山三园区构成。龙虎山园区现有仙水岩、应天山、天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