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陈青五语下第七单元备课.doc

格式:doc   大小:18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青五语下第七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9/4/10 文件大小:1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青五语下第七单元备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备人:李斌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单元主题:人与自然教材简析: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安排了《古诗两首》《望月》《灰椋鸟》《水》等课文,一个****作以及一个练****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望月》是篇散文,写甥舅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背景是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文章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灰椋鸟》是篇记事写景的散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拟人手法和发问句的妙用,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水》是篇记叙文,课文采用反衬法,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教学本组课文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美与意境美。教学目标:,会写1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文章、段落。 ,由语言文字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产生奇思妙想,写想象作文。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批注栏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主备人: 。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并具体表达。 ,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朗读课文等等。课时安排:《古诗两首》2课时《望月》3课时《灰椋鸟》3课时《水》3课时****作7》2课时《练****7》2课时批注栏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主备人:李斌课时编号:0442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6月1日上课时间:教学内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 。  。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又或许被陶醉所写的诗。  。自由阅读,理解诗意  ,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滚   跳珠——。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 风 来/忽∥吹散,          望湖 楼 下/水∥如天。 。   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   :   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批注栏主备人:李斌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课时编号:044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批注栏课时编号:045主备人:李斌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第二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6月1日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目标:。 。 ,:  一、***导入  。  ,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看插图)二、学****古诗 ,读正确。 。 。 。“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课件4:突出接天、碧。)(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仁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