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文—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5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aishangni990 2019/4/10 文件大小:3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1978年-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马强文[内容摘要]: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文根据泰勒1981年建立的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在国内学者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1978-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具体测算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论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比较稳定,但是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波动却很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以后,无论是出口,进口,还是外贸总额,其拉动作用与之前相比都有很大增加。[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率一、引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不仅与国内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科学技术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增长了近38倍。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也增长很快,,,,比1978年增长了近56倍,,,。此外,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指对外贸易占当年产值(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比重,包括出口,进口及进出口依存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受外部因素影响的重要指标。在这27年间,我国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也迅速提高,%%,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这意味着我国年产值中对外贸易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外贸易的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深入研究。本文接下来先是关于本文所要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然后是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及相关数据的说明,再就是进行计量模型相关变量的计量检验,并测算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本文的结论及进一步思考。二、文献综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此之后李嘉图、穆勒分别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相互需求理论”等等,都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到了当代,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以经济学家罗伯特逊(.)(“国际贸易的未来”,1937)(R。Nurkes.)(“贸易的格局与经济发展”,1953)为代表的R-N学派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国际贸易不仅能带来直接的或静态的利益,而且能带来间接的或动态的利益。(1949)为代表的持否定态度的观点,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的角度展开了“中心—外围”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与外围,而且二者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对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外贸易甚至还会导致贫困化增长。第三种则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Clarvis)提出的折中观点,即“贸易只是增长的侍女”而不是“增长的引擎”,对外贸易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而且还不一定对经济有益。由于理论上的分歧,人们开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寻找答案。近年来,().他们的研究发现,实行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同时,研究还表明,%,%.国内学者对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问题也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由于研究所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尽一致。从研究方法和指标使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相关分析,这一分析方法主要是用相关系数来反映经济发展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以相关系数的大小反映其相互依存的程度。董秘刚(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8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r>94%。郭欣(2004)运用递归模型的方法得出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十分可观的。(2)回归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是平稳的,从而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伊翔硕等(1997)的研究结果认为,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乃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