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乡镇 “河(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镇 “河(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19/4/1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镇 “河(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镇“河(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河道生态环境面貌,促进我镇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印发的《莲花县实施“河(库)长制”工作方案》(莲办字〔2016〕20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以及对县级总河(库)长第一次会议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方案。一、工作思路“河长制”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由镇长担任镇内河流的“河长”,“河长”为辖区的水生态环境质量主要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对河流、河涌的水环境质量负总责。“河长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定量考核”的方式,对水环境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与奖惩机制,将管理责任逐级延伸到“村河长”,各村村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的“村河长”,“村河长”为辖区内水生态环境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的水生态环境总负责。建立水环境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以“控增量、减总量、优布局”为核心,采取“控源、截污、清淤、修复”等措施,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加大水环境治理投入,加快水环境治理进度,促进我镇水生态环境按水质目标逐年改善,最终达到或优于水质功能目标。二、基本原则(一)属地负责原则。由“河长”对所负责河道的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工业污染管控、水环境持续改善、断面水质达标负第一领导责任。(二)镇村联动原则。镇政府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各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与各村互相协调配合,加大对镇内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三)分步实施原则。根据“一年整治一条内河涌”的工作要求,以“控增量、减总量、优布局”为核心,优先整治镇内河涌污染,减少镇内主要河流的污染总量,带动河流的控源整治。(四)建管并重原则。加快推动并落实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等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河流治理成效,强化河道水环境管理;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实施河流网格化、责任区管控模式,强化河道水环境管理水平。(五)逐级考核原则。建立完善河流水生态环境领导负责制的逐级考核制度,将河长制度延伸,形成镇考核“河长”,社区考核“村河长考核”的全覆盖体系,确保以考核为抓手,将整治任务落到实处。三、实施范围、步骤和工作目标(一)实施范围峙垅水是我镇主要河流,“河长制”实施范围包括八个村,从上游至下游分别是**村、**村、**村、**村、**村、**村、**村和**村。各村辖区范围内为本镇峙垅水实施“河长制”的主体责任范围。江山陂水是我镇流向莲江河的源头,“河长制”实施范围包括六个村,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村、**村、**村、**村、**村、**村。(二)实施步骤2016年,全面实施“河长制”,开展峙垅水、江山陂水、江山水库的整治工作。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峙垅水流域、江山陂水流域、江山水库水质水环境管理常态化,确保该流域水面清洁,无聚集性漂浮物、无白色漂浮物,水质达标;岸边整洁,无散倒、积存垃圾;护坡平整,无杂物堆放、无违章搭建;河道、河岸以及各类工程设施完善,防洪工程达标,保持正常运行,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三)工作目标按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原则,每年完成一条内河涌整治,做到不臭不黑,实现河道范围内污水无直排,水域无障碍,河面无垃圾,堤岸无损毁,绿化无破坏,沿河无违章搭建及非法畜禽养殖,到2020年底,峙垅水、江山陂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镇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