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4/11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中学语文论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 张美杰近来,语文教学一线众声喧哗,“任务驱动型作文”热力四射。从省市级学科会议,到普通的语文课堂,都在谈及这个话题,有人努力适应,寻找对策;有人莫名抵触,轻慢随意。借流行语说话,“此处信息量太大,我想静静”,但“静静”并不是逃避与轻慢,“静静”的背后,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对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嬗变过程进行整体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2012年,新材料作文形式相对成熟,并在全国推广,到2015年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存在的总是合理的”,新材料作文既不同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又与命题作文、以往的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不同。它既能考查从材料中选择角度的能力,也能考查形成观点、概括立意的能力,这是“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所不具备的优点。另外,“新材料作文的起点是“材料”,其思维方法也比较符合自然写作的情境,因为自然情境下的写作,总是从搜集、感受材料开始的。有专家预测,从这个角度说,新材料作文是有生命力的,它必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吊诡的是,全国上下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一线老师的认知能力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以新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秀作文,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再度成为一线作文教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鉴于此,为了发挥命题对学生写作的导向作用,也为了避免学生套作、防止学生宿构,国家卷命题者在2015年率先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求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考生表达个性化的看法。这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横空出世的背景,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则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据说,2016年国家卷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今年基本一致,今年根据国家卷要求系统调整教学,四年内都有效,这是出于政治稳定的要求。为此,对接国家卷,适应国家卷,既是调整教学的要求,也是为学生负责的表现,兹事体大,不容轻慢。那么国家卷“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哪些特点呢?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大体四项)我们不妨实录2015年全国课标1卷的“任务设置”项: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