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国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学教案.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4/11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学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莄序号课时授课内容莁1第1课时人之初——名俱扬莀2第2课时养不教——习礼仪羈3第3课时香九龄——千而万蒄4第4课时三才者——应乎中螂5第5课时曰水火——人所饲袈6第6课时曰喜怒——人之伦螇7第7课时父子恩——臣则忠薄8第8课时此十义——勿违背膃9第9课时经子通——居上世薀10第10课时唐有虞——称三王薆11第11课时夏传子——终于献蚃12第12课时魏蜀吴——失统绪薄13第13课时唐高祖——国祚废肈14第14课时太祖兴——若亲目蕿15第15课时口而诵——自勤苦螃16第16课时如囊萤——宜立志蚁17第17课时莹八岁——亦若是螀18第18课时犬守夜——宜勉力莈19第19课时复习课螃20第20课时复习课肂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讲蒂一、《三字经》“天人合一”,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袀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袄三、授课基本内容蚁1.《三字经》的新句子:“三才者”至“应乎中”,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羀四、授课提纲聿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蚇诵读新句子(3'):膃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莁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螁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蒆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蒇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螂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5-20‘)艿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葿“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薆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膃【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羁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提问】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芈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蚆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薄【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葿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有。肇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螆(后面的十义还会提到,这里不作详细讲解)螁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膁曰春夏曰秋冬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