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11gw27s 2019/4/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例尺》教案龙岩市溪南小学邹昌华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二册《比例尺》: ,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①橡皮长5厘米    ②圆规长11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师:咦?怎么不画了?    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    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师:下面每位同学算出自己的比例尺。(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师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最后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来坐车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的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18千米,而蚂蚁行的是30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做前先交流)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起来,最后化简比。(。。)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让能说说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应练习: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2、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比例尺师: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尺?生1:大型建筑。生2:房屋装修。    师:根据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三、认真比较,深刻理解 1、比较比例尺,揭示数值比例尺的意义。师:像1:1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吗?生: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万倍。  师: 你还见过怎样的比例尺?(出示中国地图)引出线段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师: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1厘米:60千米    =1厘米:6000000厘米    =1:6000000    小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