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地质灾害防治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50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灾害防治预案.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4/12 文件大小:5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灾害防治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螄XX市XXX煤矿蚀二00八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莇薅为了搞好我矿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防治灾害的发生,尽可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薄一、矿区基本情况螁XXX煤矿位于XX东南部,属XX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28′08″~106°26′56″,北纬27°38′25″~27°37′12″。矿井位于G326公路北侧。距XX市平距40公里,距XX约8公里,距遵义市58公里,距鸭溪电厂32公里,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图1)。蝿矿区范围由以下6个拐点圈定:羅拐点号 X Y芅0 =,开采深度+1266至+625米肇(一)、气象、水文蒁蚂莈蒇1、气象节XXX煤矿位于XX市XX镇南东部,属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1033mm,雨季多集中在4~9月,%,。葿2、水文蒆矿区内属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评估内无地表水体,南西面最低标高1050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羆(二)、地形地貌羂矿区地貌形态属构造—剥蚀低中山浅切割地貌景观,矿区总体地貌形态为一个由北西向南东倾斜的高原斜坡,中部高耸呈陡崖,走向北东,坡度50°~75°。山体走向与沟谷展布方向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矿区最低海拔1056m,,。蒀(三)、地层及岩性衿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下三叠统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及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将地层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莆1、第四系(Q)螂主要为残坡积粘土、碎石等。厚0m~5m,一般为1m~2m。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薂2、下三叠统夜郎组(T1y)羇分布于矿区83%以上区域,岩性为深灰~灰绿、紫红色碎屑岩夹灰色碳酸盐岩,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度384m~541m左右。根据该地层结构、岩性和厚度特征划分为三段:螅三段(T1y3):紫红色叶片状泥岩、页岩夹中厚层灰岩,厚度258m~387m。蒃二段(T1y2):灰色中厚层钙质较重夹薄层状及扁豆状泥质灰岩,厚度116m~145m。荿一段(T1y1):灰色中厚层钙质泥岩夹薄层状及扁豆状泥质灰岩,厚度一般小于9m。芀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膄分布于井田中部地段,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厚约55m。膃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莀分布于井田南部边缘,是矿区的含煤岩系,厚度约79m。共含煤9层。岩性由灰、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构成。其中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C5、C7、C12,局部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C6和C13。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含煤岩系的中部和下部。蒈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袈矿区仅出露茅口组(P2m)的顶部地层,为浅灰~灰色厚层状、块状细晶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顶部为5m~8m厚的深灰色硅质灰岩,厚度165m。含腕足、蜓类化石。羄(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蒂1、地质构造薆XX市XXX煤矿在区域上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具体处在XX向斜南东翼。岩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16°。矿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莇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产状缓且变化不大,倾向310°~330°,倾角14°~18°,一般16°左右。总体上,矿区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蚄2、区域地壳稳定性艿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提供的地震烈度资料,,(相当于基本烈度Ⅵ度区域)。矿区地壳自古生代以来,已进入稳定阶段,古断裂基本愈合,区域性挤压断裂已无明显的新构造运动痕迹,地壳稳定性好。衿(五)、水文地质条件螆XXX煤矿位于XX向斜南东翼,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矿区最低海拔1056m,,。地表水呈片流和沟流汇于五马河中,五马河是该地区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再由南向北排泄: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迳流,在低洼处排出地表。蒄1、地下水类型芁依据矿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其富水性等特点,将矿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划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等三种类型;现将其地下水特征分别阐述如下: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