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叙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设计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2、教学/学习目标的叙写是学生,不是教师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对象中心词、概念等一种范式:可观察、可测量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等。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何分解课程标准以成为学习目标?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扩展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如说出、分析、比较等第三步,建立具体化的关联。将上述从关键词中分解出来的概念根据某种逻辑建立具体化的关联,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依据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分散系第一步:寻找关键词附:内容标准的主要表述格式:A、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分散系B、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通过实验了解氯的主要性质。C、行为程度+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如: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第二步:剖析/拓展关键词,构建概念图知识地位概念体系什么是分散系?(大)起点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分散系什么是胶体?(小)重点胶粒的大小?(特点)胶体的性质?(性质)难点胶体的应用?(应用)概念体系适用行为动词学生的经验有前备经验简述大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分散系无前备经验学生的学习经验小概念简述无前备经验阐明特点无前备经验性质总结有前备经验应用应用第三步:建立具体化的关联(条件与程度)特征确定行为条件学生经验概念体系有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