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苍南县为例谈城镇社区建设摘要:构建和谐社区,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以温州市苍南县城镇社区建设为实例,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当前乃至今后城镇社区建设的基本对策。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城镇;社区;建设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的细胞,居民自治管理的基础组织和基本单位。构建和谐社区,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作为社区组成基本要素的社区人,在适应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和加速发展时期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无不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这种变化直接体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发展所凸现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亦为当前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课题。 1苍南县社区现状及建设情况苍南县社区现状:苍南县地处浙闽边境,是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之一,同时又属浙江省省经济欠发达县,全县人口128万,辖36个乡镇。目前,规划社区39个,已成立社区居委会的6个,分别为龙港镇泰安社区,灵溪镇大门社区、城中社区、莲池社区、灵堡社区、玉龙社区,6个社区居委会共辖户数17511户。 2003年以来我县社区建设工作情况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为社区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与理论依据。2003年,为加强对我县城市社区工作的领导,全面展开我县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我县专门成立苍南县城市社区工作协调小组,落实了有关部门的相关责任。并于2004年7月1日由县委县政府正式颁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加以实施,为我县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与理论依据,有力促进了我县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充分论证,合理定位,展开灵溪镇、龙港镇社区划分工作,加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以现有居民区为基础,以地缘关系、居民认同感为指向,2004年,我县对灵溪、龙港二镇现行居民区(村)建制进行重新划分。灵溪城区原24个居民区,22个村,27919户106107人划分为21个社区,平均户数1500户左右。龙港镇城区21个居民区,17个村,30360户105485人划分为18个社区。通过对主要城镇社区的规划,铺开了试点工作,为社区工作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加强培育,积极创建,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建设。一是抓示范点,创建精品社区,2004年,以灵溪镇的大门社区、灵堡社区、龙港镇的泰安社区为社区建设示范点,积极开展培育精品社区工作。其中,大门社区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基本达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社区功能充分发挥,落实了办公硬件建设,同时在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并获得2004年度省级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二是重服务、抓培训,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现我县建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大门社区服务中心),拥有社区志愿服务组织1个。同时,还不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省级培训工作。三是在社区文体活动方面,重视社区体育锻炼场地建设,积极组织社区群众参加环城长跑、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老年人门球竞赛、老年人书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2005年,共组织了3个社区参与第二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