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复活生灵.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活生灵.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5/10/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活生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活生灵
这是一件半成品白鹭标本。鸟类标本制作通常是用铅丝穿过鸟的肢体,然后把头尾串连在一起,最后进行缝制和固定。“唐”派的创始人最开始就是靠采集并剥制鸟类标本为生,并成为了南方标本制作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展板上放着一件完整的蛇骨标本。标本不仅仅是工艺品,好的标本是有生命的。有人这样认为:“动物标本就是艺术家对野性之美的再现”。一名工人在尺量梅花鹿的皮,这是标本制作工艺中的一道必要程序。
近年来,人们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而把死亡的濒危动物制作成标本进行保存,以备展开深入的科学研究,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国动物标本制作业中,早已有“南唐北刘”的说法。1890年,擅长狩猎的福州渔民唐旺旺和唐启秀,受雇于英国传教士La Touche,为他采集剥制鸟类标本,并以此为生,成为南方的第一代标本制作从业者。
解放后,唐家标本制作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目前唐家三代20多人,分布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从事动标本的采集制作和教学研究工作。而现在福建的十几家标本公司也几乎都是“唐派”的直系。
在福建省标本公司的标本车间里,到处摆挂着各类动物标本,镊子、刀子、剪子、缝合线以及稻草、泥巴和塑料泡沫等工具和材料散落在桌面上。标本制作的用具虽然简单,但却是一项对手艺要求极高的工作。和动物标本打交道30多年的高天德师傅介绍,再小的一件标本,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采、剥、泡、晒、磨、填、缝、润等十几道工序才完成。而唐派的制作手法,习惯采用填充制作动物标本,省时且易于掌握,在国际标本制作行业中,也有部分采用了
“唐派”的填充技术。
福建省标本公司制作的标本主要提供给各地博物馆、高校和科研机构,需求量并不高。而且由于原材料的匮乏,许多标本公司只能从动物园或宠物市场采集自然死亡的动物制作标本,并且需要很多手续才能运达福州,成本很高。据了解,在80年代初福建省标本公司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