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摘要: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损伤后所引发的情感经历,或是就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它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一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12年1~10月间住院病人200例,其中男94例,女106例,年龄24~86岁。
二骨科病人心理护理分类
:松静疗法步骤。
(1)保持自然舒适的体位;
(2)按指法依次放松全身肌肉,先有前臂开始,然后依次练习放松面部、颈、肩、背、胸、腹及四肢;
(3)指导病人闭目养神,驱除杂念,平静呼吸;
(4)教病人在自己的意念中设一气源,以意领气,循经行络,走于脉络之中,脏腑之间,环复周身。
。
即从科学论点启发病人的理解,使其转化疼痛的含义。依照病人陈述的疼痛形势和特点,教病人把疼痛转化为“振动感”或“冷热感”。
。
即在催眠状态下给予暗示。先以催眠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接着以暗示指令淡化疼痛意念。此时,患者对催眠师的语言仍可应答,能说出疼痛缓解的程度和有无。
。
即将机体的生物信号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用电子仪器转换为外显信号,成为可以视听和感觉的鲜明标志,再教患者认识、了解这些信号,然后指导患者启动自身的心理能量,自行调控某项生物活动,使其恢复正常的节律和范围。
。
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患者,了解其生活史,除器质性疾病外,要找出引起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这些因素与疼痛的关系,指导病人处理环境中的紧张事件。此外,鼓励患者及家属设法消除引起疼痛的各种因素以彻底消除疼痛。
三疼痛病人的一般护理
、耐心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减轻疼痛。
,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程度。观察病人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病人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药物技术性镇痛护理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如看报纸、聊天、下棋等,条件允许时可坐轮椅或扶持到室外散步等。
,尽量减少肢体移动,如需移动病人,应先征求病人的同意并告知如何配合,对损伤部位行抚肤护理。
,用枕垫抬高患肢18-20度。
。
四护理体会
。
创伤性疼痛:骨折后妥善保护患部,制动肢体,减轻疼痛。炎症性疼痛: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脓肿时及时切开排脓并冲洗。急性缺血性疼痛:立即除去导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动脉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恶性肿瘤性疼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