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错发微信红包,覆水可收.doc

格式:doc   大小:15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错发微信红包,覆水可收.doc

上传人:小枷 2019/4/17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错发微信红包,覆水可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错发微信红包,覆水可收-法律错发微信红包,覆水可收 文/张志同张娣事件回放2016年2月13日,福建李女士发微信朋友圈,讲述班级同学聚会上发生的一场“红包醉案”。原来,李女士的同学何先生在聚会时打算在班级群里发个500元的拼手气群红包活跃气氛,结果酒喝多了,误将500元发成5000元。在第一个红包发出后,何先生紧接着又追加了一个等额的红包。不仅如此,他还在另一个股票群里发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事后,,且已被不明就里的同学一抢而光,纷纷感谢何先生的慷慨。后来,大家得知何先生是在酒后误发红包,便又纷纷退回。一时间,“抢红包”变成“退红包”,经过“爱心接力”,。微信红包自2014年1月27日推出至今,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民时尚”。从起初的线上支付功能到现在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支付方式,如今的微信红包已辐射到出行、金融、电影、生活缴费、电信等多个领域。在丰富生活、联络感情的同时,微信红包也发生了不少类似何先生“红包醉案”这样的荒唐事。在经历错发(错领)微信红包的教训后,我们有必要知道法律对微信红包的定性、错发(错领)的法律性质以及怎样才能避免或者减少因微信红包错发(错领)造成的损失。法律解读解读1微信红包的性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红包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认知。说是红包,却不见现金,互相往来的只是一组数字。究其本质而言,微信红包是一种在“互联网+”潮流下新兴的金融衍生服务产品,通过绑定银行卡实现快捷支付应用,具备支付、提现、查询和收发记录功能,并可以用来向特定或不特定人收(发)或者在微信群内抢红包。微信红包除具备传统意义的红包性质外,通常还存在以下特性:,促使收发红包人之间形成借贷关系;(其性质为奖金),构成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促使收发红包人之间形成买卖合同关系;、领导同事之间娱乐的资本,促使收发红包人之间形成赠与合同关系。不过,微信红包有时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沦为诈骗、收受回扣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前述行为达到一定数额、情节严重的,则会受到相应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解读2错发红包可撤销,错领红包应返还错发微信红包,即发红包人对发出的红包数额、对象产生认识错误,导致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不一致,进而遭受金钱上的损失,这种损失不区分数额的大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如果错发微信红包致使发红包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那么,对于发红包人来讲,即是对赠与合同的数额或赠与对象产生的重大误解,其错发的红包可以撤销,并可以要求错领人予以返还。错领微信红包,即领红包人误以为红包为自己所有,实为他人所有。如发红包人将发给A的红包误发给了B,或者发红包人在微信群内指定特定人领取的却被他人领取。错领微信红包的人因领取行为造成他人损失,自己受益,而取得微信红包却没有合法根据,该行为构成不当得利。此既得利益不受法律保护。依据《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发红包人有权要求错领人予以返还,错领人也应当予以返还;否则,若错领人因此给发红包人造成额外损失的,还需承担赔偿责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