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浅谈科技新闻的密与防范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科技新闻的密与防范对策.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9/4/1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科技新闻的密与防范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科技新闻的泄密与防范对策科技新闻学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它所反映的内容包罗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发生的一切事物,即人们通常说的科学实践。  众所周知,科学实践在时空上和深层次上,都常常超出了同时代的生产实践。如,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正在应用的集成电路和核电,从技术范围来说正处在电子和原子核的时代,而科学研究则早进入了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这类超前于当前生产实践的科学研究,以及给当前生产实践带来巨大推动力的技术革命,都是世界各国追踪的焦点。科学技术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但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涉及民族、国家和阶级的利益,关系到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科技方面的保密。  而作为向公众传播科技信息和反映科学实践活动的科技新闻报道,在科技保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稍一疏忽,就有可能泄露国家的科技机密,给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新闻媒体的增加和科技新闻报道的增多,科技泄密的情况屡有发生。  据保密部门统计,我国失、泄密的科学技术成果中,有6成以上是新闻报道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国外常驻机构钻了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公密不分、内外无别”的空子,大量订阅我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进行整理研究,窃取有关科技情报。日本防卫厅一位情报研究员曾直言不讳地说:要想了解中国的科技、经济动向,阅读公开发行的报刊资料就足够了,完全可以从中“捞到油水”。可见,做好我国科技新闻的保密工作,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一、科技新聞泄密的原因  科技新闻泄密的现象很多,情况比较复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常识,保密观念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与国际上的交流日趋频繁。在一些科技新闻工作者心目中,认为外国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们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东西,产生“无密可保”的想法;有的人认为国外的窃密手段先进,无孔不入,即使我们有秘密也保不住,滋生“有密难保”的观念;还有的人把新闻和保密对立起来,认为新闻客观上要求公开,而保密则限制公开,强调保密就会影响新闻工作的开展,妨碍“新闻自由”。甚至有人认为新闻报道就要“新”、要讲“闻所未闻”的事才能引起轰动效应,这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至于保密,那是保密部门的事,与已无关,缺乏新闻出版还存在保密审查的常识。科技新闻泄密,很多情况就是因为缺乏这些常识,导致保密观念淡薄而造成的。如80年代末,某省党报一则题为“走出军工小天地,奔向我省经济大疆场”的科技新闻,严重泄露了我军的军事科技情报,就是因为作者认为,国外的比我们的先进,无秘可保造成的。  把关不严,漠视审查制度。保密审查制度是防止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发生泄密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不少科技新闻工作者不能很好执行这一制度,把采写的稿件自作主张刊登出来。有的单位审稿人也知道审稿要把住保密这一关,但由于天天审稿,工作繁多,就只审标题,只审某些消息的真实性、新闻性,而对一般的科技新闻忽视了保密审查这一重要环节,结果造成严重的泄密情况。如,某年《羊城晚报》“军事天地”栏目登载的《十号工程》一文,造成了震惊全国的泄密事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把关不严造成的。同样的原因,《北京晚报》前些年在副刊版公开刊载了一名高技术专家的文章,披露了卫星运行轨迹等有关技术秘密,严重泄密了我国的航天科技秘密。  孤陋寡闻,公密界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