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纪录片创作
第四章选题
第一节形式的制约
一、可见的对象
首先,是可见的对象。也就是说,纪录片拍摄的对象,必须具有可视性。
抽象的、概括性、不可见的题材要表现的话,前提是必须有可见的对象,比如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是不可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她的身体动作、通过她的面部表情来表现;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可以通过某一个具体人物或具体物件来表现。
二、正在进行的事情
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最能体现形式特点和纪录魅力的题材,是那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纪录片适合表现正在进行的事物呢?
纪录片最有力的是面对面地纪录,最有价值的是纪录被拍摄对象面对拍像机那一瞬间的真实状态,最擅长的是在镜头前表现事件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题材价值的判断
纪录片创作者,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从大量可能拍摄的线索中判断什么是好题材。
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个题材是否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历史性
首先是对人类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与人物。对那些重要的,对人类历史有影响的纪录也是有价值的。
那些正在消失或即将消失的东西,如某种生活方式、某些事物,某些动物等,也对纪录人类文明史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人类学纪录片中大量纪录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比较独特的人物和事件。如独特的人生经历,不寻常的事件、独特的文化形态等,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从历史性说,越有历史意义的题材,其纪录价值就越大,也就越是好题材。
二、普遍性
一部纪录片的选题是否有价值,很重要的是这个题材是否具有普遍性。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判断某个题材是否具有普遍性。从空间角度看,范围越大越有普遍性。
三、可看性
内容要有新鲜感。从内容上说,未拍过的内容越多,新鲜感就越强,重复的次数越多,新鲜感越弱。
人物要比较有个性。
要有情节性或情节发生的可能性。从可看性考虑,被摄对象最好有一定的情节,但这情节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编导虚构出来的。
纪录片应当在故事发生之时进行纪录,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故事发生之前就能够有所准备。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有没有故事,或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呢?对于编导来说,这是选题时最大的难题。
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即使是纪录片大师也是如此。
片子的成功有时取决于事件的自然发展,只能听天由命。
人情味就是指内容本身含有比较丰富的人性因素,或者能突出表现人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题材。一件本来很普通,很常见的事,由于能表现浓浓的人情味,会变得有价值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人情味不等于老弱病残,不等于悲苦。
人情味并不仅仅是苦难和不幸,人情味也包含有沟通和理解,希望和欢乐、抗争和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