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506-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06-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4/1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06-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主要法律规范法,加强社会公德的认识来促进法治精神的形成;在公共生活、课余生活中,学生能运用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提高他们践行社会公德和遵守社会生活中法律要求的自觉性?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公共生活(二)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北京今起全市大扫除,发出七大“通缉令”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一)社会公德的概念(二)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1、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很大成就。20世纪50年代的“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60年代涌现出象雷锋等许多典型人物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90年代及其以后的“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活动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案例:2002年国庆节十天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吃口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可是,天安门广场却因此没有了“文明”。你对此如何看待?2、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心与帮助。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提起社会公德,人人都会想到一些具体细微的公德要求,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但是,在培养人们公德意识之前,必须使人们掌握社会公德原则。只有明确原则,才会更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原则主要体现在“分”、“和”、爱”三个层面上。1、树立“分”的观念: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一方面指区别公开的社会行为和隐私的个体行为,例如在非私人住宅抽烟就不是完全的个体行为,因此公共场所最好“请勿吸烟”;同样道理,恋人间的亲昵举动纯属个人私事,那最好在不公开的场合进行。另一方面指区别个人所身兼的不同角色。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同时具有多重角色的,这些角色又被赋予不同的行为要求,因此,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处理好不同角色所应有的行为规范。2、要有“和”的举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和”的立足点在于充分肯定任何人在公共场所的一致性和非差别对待性。尽管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