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刘邦组织行政管理思维论述.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邦组织行政管理思维论述.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邦组织行政管理思维论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邦组织行政管理思维论述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少贫无状,起身布衣,提三尺剑投身于秦末农民起义,历经磨难,建立了西汉王朝,其成功原因众多史家已从不同侧面做了深入、详实的分析与论述,但却忽视了刘邦组织行政管理思想对他成功的帮助。因此本文就刘邦的组织行政管理思想做简要探讨,从而进一步分析刘邦在军事斗争、组织行政管理中的行为实践,帮助我们对其做出一个全面、公允的评价。由于秦王朝二代君主的暴政与苛法,引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刘邦也正是这个历史关口,投身于农民起义的潮流之中,开始了真正意义的政治斗争。翻开《史记•高祖本纪》,我们不难发现刘邦一生的活动分为二个阶段:一是从参加农民起义到楚汉战争结束的大规模军事斗争阶段;二是从建立西汉王朝到他寿终正寝的国家治理阶段。在这二个阶段中要保证军事斗争与国家管理机构的体制正常运转,刘邦有一套独特的组织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下的管理手段。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后,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根本理念,以“法”、“术”、“势”并重,以严苛著称的法家治国观并未给秦帝国带来好运,历经二世就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灰飞烟灭。刘邦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与建国后的治国实践中,并未像秦始皇那样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而是毅然采用“黄老之术”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并将其升华为组织行政管理的主导思想。“黄老思想是托黄老之言,以老子道家思想为主旨,同时兼采儒、法、名、墨之长而形成的一套治国理论”[1]。其基本特征是有方向控制的“清净无为”。从表面看是“无为”,但实际上要实现制度齐全、考功完备、各司其职的无所不为。刘邦之所以采用黄老思想作为其组织行政管理思想的主导理念,其原因在于:一是刘邦个人的身世经历。刘邦出身贫微,他的群臣曾言道:
“大王起细微”,刘邦自己也讲:“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2],班固则含蓄的讲“高祖不修文学”[3],这样出身与学识水平的刘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治国方针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的。然而刘邦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目睹了秦二世而亡的现实,几经反思,最终得出“事逾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逾设而敌人愈多”[4]是秦灭亡根本原因的结论,在血的事实面前,胸无点墨的刘邦也只得改弦易张,采用“无为”的政治思想作为管理国家的主导理念。二是汉初立国后客观现实的要求。西汉王权建立后,刘邦面对的是一个“自天子不能具醇驯,而将相或乘牛车”[5]经济凋零、“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6]民不聊生的社会,对此,无论是统治集团,还是百姓都希望有一个无为休养的时机,“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7]。黄老思想从历史后台走向前台亦成必然。其三,刘邦周围幕僚的影响。刘邦虽说出身微贱,文化功底差,但在其周围却团聚了一批知识分子,史载:郦食其“好读书”[8],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9]。时时称说《诗》、《书》的陆贾更是有口辩士,“好书律历”的张苍也被刘邦看中,为刘邦多出计谋的陈平更是“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10]。这一帮沉浸书墨,精通诗书、黄老的知识分子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对刘邦的影响自不待言。因而“黄老无为”成为刘邦行政管理的主导思想就不奇怪了。刘邦正是在“无为而无不为”黄老思想引导下形成了他独到的行政管理思想。
一、强化法律制度建设
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是一个政权或集团管理国家的标准尺度,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是规范组织管理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