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问研究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问研究及对策.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9/4/1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问研究及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及对策摘要: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以信息系统的表现形式参与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会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以各种方式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经济决策的基础。然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的发挥。本文从会计失真及其分类开始介绍,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公司制度、着力外部监管、完善会计准则等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012-0-0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债权人,政府,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就要定期的进行账务记录,在此基础上出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附注。这就是会计信息产生的整个过程。当这其中的那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将会造成数据错误的蝴蝶效应,我们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它是衡量财务工作可信度的主要的指标之一。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原始凭证的录入与最后产生的财务报表存在差异,这种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匹配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后财务报告的提供形式或者是最终的数据并没有反应除了企业或者说会计主体的经济实质。 ,发生了财务信息的错误,然而这种错误是无意的,非主观决定的。很多时候,它也被人们称之为会计信息错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首先是抄写错误,在原始凭证的填列和会计数据的计算上。其次是财务人员的大意和不理解。最后是对会计准则及相关政策法�的错误使用。 ,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造假行为。财务人员或者其实际控制人只为局部或者企业的利益,不顾财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的利益,有意篡改财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相关资料,导致会计信息的报告与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差异。在这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或者其实际控制人对其错误进行有意的掩饰,一般很难被发现,典型的是账账不符,账证不符和账实不符,后者是最难被检查出来的。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是会计准则委员会中的成员的背景不具有广泛性。这导致了制造出来的会计准则不能适应市场中的各种经济业务。比方说:不便于差异化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管;行业内,行业间的各种比较将会受到阻碍;企业本身也不利于开展多元化经营等等。二是会计准则及制度的内容有的缺乏实际操作性。再次,会计准则及制度具有滞后性,其内容往往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经济情况,新的问题的不断出现,常常会出现有的经济业务没有具体规定应该如何处理,产生了无章可循的局面。三是人类智力的有限性注定不能完全能处理可观世界的每一种经济业务。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会计方法和政策提供了可选择性。对同一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会导致出现完全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后果,就如同固定资产折旧而言,既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又可以用年数总和法,还可以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给自己选择更为有利的方法,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找到了貌似合法的借口。然而有些企业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