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肾炎患者52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儿,1例合并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安全出院。结论有计划的临床护理是患儿康复的关键。【关键词】小儿急性肾炎;临床护理;体会 359文章编号:1004-7484-06-3291-01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一般为10%-12%,本病多见于5-14岁儿童,特别是6-7岁的小儿,<2岁者少见,男女比例为2∶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血尿、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肾炎患者52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肾炎患者52例,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4-11岁;平均住院26d,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眼睑甚至下肢及全身水肿,水肿一般持续1-2周,少数病例可延续2周以上;尿少:在水肿的同时常伴少尿,尿色变深。少尿持续时间多在2周以内;血尿:几乎所有的急性肾炎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而且有30-50%的病人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镜下血尿则持续时间较长,有的持续长达半年到1年之久。急性肾炎的肉眼血尿一般不是鲜红色,而呈暗红色,或洗肉水色,或呈红豆汤色;血压升高:约2/3的病人血压升高,多数为轻-中度升高,少数病人可有明显高血压。高血压一般持续1-2周。 、尿少、血尿、高血压等主要症状外,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因此必须让患儿在2周内安静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力衰竭。待尿量增加,浮肿消退,肉眼观察无血尿,血压将至正常,方可轻微下床活动,但活动初期仍须密切病情变化,如发现有血尿、血压上升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我们根据小儿爱动贪玩的特点和不同年龄、性格、智力及病情的轻重,制定不同程度的活动计划。如对幼儿我们准备易清洁消毒的儿童塑料玩具。对于少数实在不习惯休息的患儿必要时可适当给镇静剂,使其充分休息。对于年长儿可多做说服鼓励工作,使其懂得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在床上看儿童书画,听故事,听音乐以调整生活。病室保证清洁安静舒适,为患儿能卧床休息创造良好的条件。 。床头挂有醒目的标志,并向家长及其亲属讲明治疗饮食的重要性,家中送来的食物必须经医护人员许可方可食用。在出现浮肿、尿少、高血压症状时,应限制钠摄入量,给无盐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总量<1g。液体摄入应量出为入。肾功能衰竭时为减轻肾脏负担,应禁食蛋白质饮食。待浮肿消退,血压正常,尿量增加,可改为低盐饮食,<1-3g/d。患儿在食用无盐饮食期间不愿进食,有的患儿甚至拒食,这时我们就设法增加患儿的食欲,如经常变食物花样,在菜内加醋、糖、香油或无盐酱油等调味品,耐心说服儿童食用。鼓励患儿多食水果及糖果,保证得到充分营养,增强体质,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应按医嘱给足量的青霉素或其他对肾脏无损害的药物,一般2-3周,直到病灶完全控制。在进行治疗护理时避免着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