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记胡适的一次毕演讲.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胡适的一次毕演讲.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4/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胡适的一次毕演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记胡适的一次毕业演讲胡适先生是个喜欢演讲也很能演讲的人。1948年10月7日的《胡适日记》曾记载:“此行在武汉住了三天,讲演了十次,虽然辛苦,我很高兴,很满意。”在唐德刚1957―1958年记录的《胡适口述自传》中,专辟一小节“公开演讲的训练”,记载他为了作公开讲演的正式训练,在1912年夏天选修了一门训练讲演的课程,由此开始了他后来有训练的讲演生涯,甚至使得他的学业有所荒废也在所不辞。他认为在美国留学时期的公开讲演对他大有裨益。他发现“公开讲演时常强迫我对一个讲题作有系统的和合乎逻辑的构想,然后再作有系统的又合乎逻辑和文化气味的陈述”。胡适先生一生演讲无数,不免和西方大学一样,作为名人在中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毕业演讲。本文主要围绕胡适、季羡林、夏鼐的日记记载,着重谈谈1934年6月胡适在清华大学发表的一次毕业演讲。讲者卖力,听者无意胡适在1934年6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到清华大学作毕业讲演,汗透了一身衣服。在清华午餐。”晚上回家又“写《大公报》星期论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两点写成”。他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又写道:“四点到辅仁大学作毕业演讲。”这应该是同一个内容在清华和辅仁演讲了两次,而在《大公报》正式发表的则是清华大学这一次演讲基础上的补充完善稿。此时的胡适,在校身份是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他既然为演讲“汗透了一身衣服”,显得十分卖力,那么这一次演讲的效果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夏鼐日记》里是怎么说的。夏鼐是清华大学1934级历史系学生,他1934年6月22日的日记记载: 上午10时行毕业礼。来宾演讲是胡适。4年前在光华时曾听过他在毕业礼上的致辞,这次也不外那套陈话。说“自己有三张药方,好比观音赐予孙行者的三根毫毛,可以给你们将来救急用:多找出几个问题,以作研究;多弄点业余的玩意儿,在职业外发展自己的天才;要有自信心,自强不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实则根据自己这几天的经验,毕业即同失业,什么也谈不到。胡适所说的,依旧是局外人的风凉话而已。四年前也就是1930年的夏天,夏鼐在上海光华附中毕业。他认为胡适此次在清华的致辞与四年前他在“光华”听到的演讲类似。光华附中是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不知道他在这里所说的“光华”是光华大学还是光华附中,抑或是胡适在光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而高中毕业生应该也参加了此次毕业典礼。“那套陈话”指的是演讲关于“三个药方”的主旨。两次演讲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作为听讲者的夏鼐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他说根据自己这几天的经验,毕业就是失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他6月19日的日记: 下午与刘古谛、张宗燧、宁有澜、董文立同赴燕京,应陈凤书之邀,聚餐于燕京东门外餐馆,大家都是光华附中同班毕业的,侥幸的能够再叙一处,现在毕业后,更不知后会何时了!宁君已决定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陈君下学期毕业后拟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刘君拟赴日本庆应大学,张君正在预备考留美,反顾自己的前途,顿生渺茫之感。夏鼐和光华附中在北京求学的同学们一起毕业聚餐,但是大多有了较好的去处,唯独他自己前途渺茫,就业无门,求学无路,因而认为胡适所说的只是“局外人的风凉话”了。以《清华园日记》闻名的季羡林先生,与夏鼐同级,不过不同系。前者在西洋文学系,后者在历史系。那么他对胡适的这次演讲是怎么记录的呢?他在同一天的日记中记载:“今天早晨行毕业典礼,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