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平安夜消费调查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9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安夜消费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88jmni97 2019/4/21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安夜消费调查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安夜消费调查报告平安夜,又称圣诞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社会是圣诞节日的庆祝节日之一,传统教会的圣诞期在平安夜开始。在西方基督文化圈,平安夜被认为是圣诞老人及其他地区类似人物,四处向儿童派礼物的时间。在非基督地区,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很少有人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随着东西方文华融合趋势的增强,西洋节日在我国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我国内地,还没到平安夜,人们已经在互相赠送节日祝福和礼物。节日礼物大多为花生、柿子和苹果,用精美的包装纸或者漂亮的礼物盒、果篮等装着,取“一生一世平平安安”之意,其中以“平安果”即苹果最受欢迎。“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中国也是非传统基督教国家,对这一新奇现象感兴趣的多是一些青少年,随着圣诞节、平安夜的在我国的“走红”,精明的商家马上抓住了这一商机。在每年的平安夜期间,商店、路边尤其是学校周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包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苹果摊、怀里抱着买的平安果的学生,有的水果店一上午就卖光了20箱苹果。随着苹果的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年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水果店老板最开心的时刻了。据调查,平安夜期间的苹果一般最便宜的价格也在六七块钱一斤左右,而蛇果则能卖到十多块或者二十多块的价格,包装以后(即用漂亮的包装袋或小礼盒装着)更能卖到五元一个、十元一个或者十五元一个的不等价格,今年济南更是卖出了198元一个的天价“平安果”。在我们组对商家和买家的行为观察中,看着自己门庭若市的店,商家自然是喜上眉梢,而买家的反应则就有趣了。“财大气粗”的,对几十元的支出无所谓,认为自己送的是对朋友的情谊,很开心的付了钱;而有的则面无表情的付了钱,不知道是不是在心里偷偷“肉痛”而又不好表现出来。送平安果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学生送给老师,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戴和感恩之意;二是小干事送给社团或学生会部门的部长、副部,表达自己对学长学姐平时对自己关心和帮助的感谢以及对学长学姐的尊敬;三是送给自己的(男)女朋友或者借着节日的掩护送给自己暗恋的对象,表达自己的心意;四是送给关系好的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福;五是收到了别人送的苹果,如果不回送的话很不好意思。相比较而言,最后一种原因说出来很忧伤,但我想,出于这种原因送苹果的也不在少数吧。在大多数人都沉浸在阳历12月24号平安夜的欢乐氛围中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农历的12月24日是我国民间的“扫尘节”。在我看来,表达心意与祝福并没有错,只是消费应理性。发送祝福短信、网上送贺卡等都是表达祝愿的形式,并非只能买高价的“平安果”才能把自己的祝福送出。12级心理一班程慧楠(附:我们组对车站绿叶水果店买家和卖家的行为观察表)主题一:圣诞节前夕,对水果店商家和消费者的行为观察观察者资料观察纪录姓名编号日期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刘娟娟1商家A2013-12-245:10-5:15车站绿叶水果店刘娟娟2商家B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