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波浪理论
(RalphNelsonElliott)
(1871-1948)
波浪理论的发展
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WaveTheory),是以艾略特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波浪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最初是在由艾略特在30年代前后首先想到把价格的波动与"浪"联系起来。他完成了大作《Nature'sLaw----TheSecretoftheUniverse》。但是他的理论在艾略特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直到70年代,柯林斯的专著《WaveTheory》出版后,才使波浪理论得以在证券市场上被重视。
波浪理论的形成是经过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的。在艾略特之后,柯林斯之前,也有很多的研究人员为波浪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柯林斯正是总结了艾略特和他的后人们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了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思想的三个渊源:
经济周期理论
道氏理论
费波纳契(i)数列
——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当我们经历了许多难以想像与预测的经济景气变化,诸如经济萧条、大跌以及战后重建和经济繁荣等,我发现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和现实经济的发展脉动之间竟是如此地相互契合。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分析、预测能力,我深具信心。”——《The Elliott Wave Principle—A Critical Appraisal》
一、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
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主要是3个方面:(1)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2)股价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3)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一)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
在1938年的著书《波动原理》和1939年一系列的文章中,艾略特指出股市呈一定的基本韵律和型态,五个上升波和三个下降波构成了八个波的完整循环。三个下降波作为前五个上升波之调整(Correction),图2表示五个代表上升方向的推进波(ImpulseWaves)和三个调整波(CorrectiveWaves)。
图2波的基本形态
图3波的复合
5—3—5—3—5形态
5-3-5形态
图3表示同一级的两个波可以分成次一级的八个小波,而这八个小波又可以同样方式分出更次一级的三十四个小波。也就是说,波动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级的任何一个波均可分为次一级的波。反过来也构成上一级的波。因此,可以说图3表示两个波或八个波或三十四个波,只不过特指某一级而已。
图4完整的波浪及次级波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