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醉花阴》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醉花阴》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4/2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醉花阴》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朗读的技巧,熟读体味情感。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鉴赏意象,体悟词人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酒”“黄花”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感情“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以“愁”的母题导入)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二、作者资料简介说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赵明诚。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今天我们学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达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阴》。三、《醉花阴》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的意蕴。1、学生自读(2分钟)大家自由朗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预设答:语调低沉缓慢,感情哀伤等)哪位同学乐意为我们朗诵一下?2、学生代表范读(2个同学)每一位同学读完后,请同学们作评价。老师再做点评。3、写作背景我们要掌握一首诗词的朗读节奏和感情,可以通过诗词的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赵明诚到仰天山罗汉洞赏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自在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因写这首词赠给赵明诚以解愁绪。因为是重阳节的作品,后来黄升(宋)在《花庵词选》中题为《醉花阴·九日》。“醉花阴”词牌名为李清照首创,双调小令,押仄韵格,按照本词,它押的是ou韵,朗读时,我们要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感情浓厚又不热烈,带有哀伤的基调,适当停顿。比如:“薄雾/浓云/愁/永昼”。4、教师范读5、学生齐读四、《醉花阴》意象的解读和情感的体悟1、意象与情感一个“愁”字贯穿整首词,也就是所谓的词眼。那么,词中哪些意象体现出愁呢?请大家找一找,共同讨论如何体现“愁”的。(讨论两三分钟,2个人回答)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她的理解。(预设答案:西风、黄花、酒、暗香、东篱等。适当点拨)除了这些,还有吗?(同学们认同她的理解吗,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请另外一个谈谈她的理解。同学们找意象找得很准,理解也很恰当。老师再补充一下,请看幻灯片(显示:词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小结:薄雾、浓云:薄雾淡淡,云霭浓浓。“愁因薄雾起”,这样的阴天使人低迷忧郁,愁绪满怀。东篱:指菊花圃,赏菊是重阳节的一个****俗。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一个人重阳赏菊,孤独排山倒海而来,独坐东篱愁绪飞。西风:暗含凄冷萧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学多的关于“酒”的诗句: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李清照喜欢饮酒,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