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今天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转向今天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护士,除了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学习人文、心理、伦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护理工作中的接待礼仪,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树立护士的美好形象,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完成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古代就已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至今仍激励着现代人继续发扬光大,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素质,更是护士很好的学习礼仪知识、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整个护士队伍素质应具备的知识。前言护士礼仪是护士这一特定群体中的组织风貌、成员精神状态、护理工作的管理及成员素质水平的集体体现。护士群体的整体精神状态包括护士队伍中每一个成员的仪表、仪容、风度、气质等外在的形象,这些外在形象可反映出这支队伍的整体文化底蕴。如果每个护士都能具备礼仪服务知识,就能在护理工作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更加受到患者的欢迎和尊重,也同时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可见,注意培养全体医护人员的礼仪修养,是每一个成功的医院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护理工作本身而言,由于服务与人,服务于病人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工作必然要研究社会人群与诊疗护理环境,如温度、湿度、色彩、光线、音响及舒适度等,同时也必须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特征,使护理工作更符合不同病人的心理要求。开发美,创造美,在平凡的工作中贯穿和体现美,以带给病人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也铸造护士美的心灵,美的素质。一、礼仪的概念礼仪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结果,是人类文化的沉淀物,是一个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的合成体,而这两个词的含义又非常复杂、丰富。 “礼”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⒈表示敬意的通称。如敬礼、礼貌等。 ⒉为表示尊敬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典礼、丧礼等。 ⒊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社会准则、道德规范。 ⒋指礼物。如礼品,送礼等。 “仪”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⒈指法度、准则。 ⒉指典范、表率。如礼仪小姐,仪仗等。 ⒊指形式、程序。如司仪,仪式等。 ⒋指容貌、风度。如仪表,仪态等。 ⒌指礼物。如贺仪,谢仪等。 准确地说,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在语言、行为方面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精神,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 礼仪的表现形式有:礼节、礼貌、仪表、服饰、仪式、器物等。二、礼仪的原则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自觉自愿的遵守礼仪,以礼仪认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律的原则礼仪规范由对待他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2部分组成,需要有良好的礼仪出发点和礼仪基础知识,运用中重要的是需要重视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检点,自我对照和自我反省。敬人的原则二、礼仪的原则即与人交际活动中的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相处。将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尊敬、友好放在首位。宽容的原则即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多容忍、体谅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礼仪的核心,即在交往中以诚相待、一视同仁,给与同等礼遇,不因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国籍种族二、礼仪的原则不同以及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而不同。从俗的原则人际交往中因国情、民俗、文化背景差异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礼仪交往要求人们尊重对方,必要时需入乡随俗,而不可妄自尊大,简单否定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真诚的原则指在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真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交往的对方理解和接受你的真诚。二、礼仪的原则适度的原则即为保证礼仪沟通的实效,应注意掌握技巧、合乎规范、把握分寸、适度得体。三、护士礼仪的概念与特征护士礼仪的概念护士礼仪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社区、家庭内的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活动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所应当遵循的尊重病人、尊重病人亲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态、仪容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护士礼仪是护士这一特定群体中的组织风貌、成员精神状态、护理工作的管理及成员素质水准的集中体现。三、护士礼仪的概念和特征护士礼仪的特征护士礼仪的规范性护士礼仪本身就是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在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等原则基础上,要求护理人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对接人待物、律己敬人、行为举止等提供规定的模式或标准。护士礼仪的强制性护士礼仪的诸多内容既然以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等原则为基础形式,那么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就有了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不遵守者就必须给与惩处,以保持护士礼仪的严肃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