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遗传学实验报告第X小组核型分析0101水仙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相片实验材料02不锈钢尺,小剪刀,小镊子,绘图纸,粘剂,座标纸等实验器材/、在细胞分裂中的联会形象以及染色体组、核型及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研究意义因为核型分析能明确识别各个染色体的特征,通过核型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不同亚种、或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染色体结构的差异,有助于基因定位及其它遗传分析。研究意义核型分析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染色体倍性、数目和结构变异的分析,如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往往给人类带来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病;肿瘤细胞的核型分析已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及药物疗效的观察;通过培养后的淋巴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核型分析,可以对人的染色体病进行诊断,而对培养后的羊水中的胎儿脱屑细胞或胎盘绒毛膜细胞的核型分析则可用于对胎儿的性别和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将制作的细胞轮廓清楚,染色体集中而不重叠,主、次缢痕和随体清晰,染色体长度适中而不弯曲的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摄影(或描绘)、冲洗、放大成染色体相片。:目测相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相片背面,用钢尺逐个测量每条染色体长度,计算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位置。:按上述结果结合目测,将照片上的染色体配对,重新编号。着丝粒排在同一水平线上,短臂在上,长臂在下。排好后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其核型是否正常。若要准确细致分析,必须进一步运用染色体显带技术。: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和排列的核型图,用座标纸绘制核型模式图。横座标为染色体序号,纵座标为染色体(臂)的相对长度,“0”为长、短臂的分界线,长臂在下,短臂在上。注意事项·染色体两端不能留白纸,两侧可以留1mm白边。·开始剪纸不要讲话,防止染色体被吹走。·一个短臂缺失染色体;一个带随体染色体。·染色体在坐标纸上要等着丝点粘贴。·整体匀称,少用粘胶,洁净美观。实验原理与方法核型通常是指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所有可测定的表型,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等。它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核型分析是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对核型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如对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虽然染色体组型一般是以处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但是,也可以其他时期,特别是以前期或分裂间期的染色体形态来表示。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同样也可以进行核型分析。关于整个染色体的情况可作下列记载而加以表示:各自的长度、粗细;着丝粒的位置;随体及次缢痕的有无、数目、位置;凝缩部不同的部分以及异染色质部分、常染色质部分;染色粒、端粒的形态、大小及分布情况;小缢痕的数目、位置;由于温度和药品处理所产生的染色体分带(band)的形态、数目、位置等等。实验结果与分析核型公式:2n=_4_M+_6_SM+_19_ST+1T=30实验结果与分析小组内小组间自由组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