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地史学-自主课程学习规划1-地大.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史学-自主课程学习规划1-地大.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4/2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史学-自主课程学习规划1-地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地史学自主学业规划设计【总述】地史学作为地质学领域,地球生物学大类中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我认为,培养兴趣,充分激发潜能,根据学科特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投入大量的时间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地史学作为科学的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发展必然遵从科学演化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在研究地史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它作为科学的基本特征,即是批判性和逻辑性。我们作为学生,在刚刚接触到这门学科时,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加以相应的学****方法才能学好。而这,就牵扯到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想,至少我自己需要理解什么是科学,即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了解他?什么是教育,即我们学****的途径以及方式。这些要素,我认为,是作为一个合格科研工作者的基础,也是学好科学,运用科学,发展科学的基础。当然更是学好地史学这门课程本身的基础。当我们明确了上述这些要素,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地史学中的基础问题。文章中我会依次按照: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地史学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拟采取的学****方法,比如说在听课,实****作业,讨论,查找文献,阅读,上网,读书报告,兴趣小组,出野外实际观察与运用,科研选题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我还要对预期的学****目标提出基本的想法,并提出保障效果的质量检查措施。【科学与地史学】科学,自从史前文明时期,他就伴随着宗教与巫术诞生并逐渐发展。如今的我们,处在象牙塔中,张嘴闭嘴都是讲科学,马原、思修、毛邓三、近代史的老师也都会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但是,当这个词汇与我们形影不离时,我们却很难对科学本身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新华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反应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通过解释我看出几个关键的要素:首先,必须承认科学研究的对象为客观对象,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研究客观存在,他研究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但是,不可否认,他研究的主体是人,也就是说,是人在研究科学。但是,人类社会是不断在批判与反思中向前发展的。发展过程的本身也就是人的认识再度断提高的过程。这就从侧面证明,人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不可能是完备的,他必然会有历史的局限。古代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依然如此。记得我读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一位日本科学家曾经对小时候的他有过这样的回忆:小时候他把金鱼养在了透明的鱼缸里。他当时就在思考:假如说这条鱼是一条鱼类科学家的话,他看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他看到的,必然是光线经过鱼缸玻璃表面反射与折射,再经过浴缸中水的反射与折射最终到达“鱼类科学家”的眼睛,那么也就是说,它看到的必然是一个畸变失真的世界。他用“眼见为实”的客观存在去研究物质世界必然会得到荒谬的结论。这位日本科学家接着又说,我们人类何尝不是鱼缸中的金鱼呢?我们眼前的世界,或许不是他本来的样子。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许还非常幼稚与浅薄。同样的道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在他的哲学著就作中写道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走出山洞,每到夜幕来临,外面总会通过洞口射入篝火的光,光线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在了山洞的石壁上,非常的漂亮,他以为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有一天,这个人在山洞里呆的厌烦了,他走出山洞,发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才意识到,在墙壁上自己最美的影子,只不过是这大千世界中,一团渺小的篝火,照射的结果罢了。正是通过这则故事,柏拉图建立了哲学上影响了几千年,并且在在现在的西方社会中依然广泛承认的理性主义,中国把他翻译成是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原意是说,人的认识总归是有限的,就像那山中的人对待自己的影子,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想找到宇宙的终极规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这是我们的目标。哲学家通过思辨的逻辑去解释世界,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设置范畴与推理去解释世界,宗教学家通过信仰和了解神性去解释世界。因此,这三类人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遵循着理性主义的脚步,在科学上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上帝没有把大自然肢解成独立的学科,而是人类这么做的(引自亚里士多德)。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学****科学,学****地质学,学****地史学,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禁锢。也就是说,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但是大自然是和谐而又统一的。不能指望学会了地史学就掌握了现阶段所有对历史地质的了解。因为,如果我们不懂得构造地质学,就不能对地史时期板块漂流原理给以恰当的理论模型,不懂得火山学,就不能解读地史时期,火山喷发的具体过程,不懂得数学,就不能对地史演化进行定量化模拟演算,不懂得天文学,就不能站在宇宙的宏观角度上解释地球本身作为一颗普通行星的基本演化规律,不懂得哲学,就没有信念与方向,不懂得逻辑学,就没有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逻辑思路,不懂得美术与摄影,就会连最基本的野外作业的基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