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江川文庙.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川文庙.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4/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川文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江川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坐北朝南,位于江川县城北约22公里处,在原县城江城北门外1公里左右,钟秀山旁,属江城镇所辖。文庙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至道光四年(1824年)建成,历时45年。其建筑为宫殿式土木结构,两侧配有东、西两庑、祠堂、厢房等,前院有半圆形月牙池(古称泮池),中有虹桥,池水为长流水。大成殿为正五间,中供奉孔子及4配(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牌位,屏门24扇,雕有鸟兽花卉等。雕梁画栋,精雕细绘,巧夺天工。,约134平方米的青石平台(古时称月台)。台上两边竖有石雕龙抱柱两棵,,雕有“云托日月”,龙鳞甲、须、爪、口、鼻活现,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珍品。四周有石栏,雕石狮8对,平台台阶宽4米,中雕“盘龙朝圣”、“鲤鱼跃波”。殿后为钟秀山,翠柏葱郁、树林茂密。大成殿至大成门间院落长30米,,两侧为东、西两庑,各9间;大成门至棂星门,,,两侧为孝义祠、节孝祠。大成门至中层,两廊有名宦、乡贤两祠。西院为“钟秀书院”,原悬挂林则徐所书“钟秀书院”匾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西院中原有魁星楼(又称藏书楼),俱已无存。文庙建筑仿建水文庙式样而规模较小,但造型大方,工艺精湛绝伦,占地约20000平方米,是江川古建筑群中工程较为浩大的古庙,现为江川县第二中学校址。 1989年5月,江川县人民政府公布文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第二大文庙——江川文庙(附图) 这些年经常到江川采访,却不知江川还有一座保存较好的文庙。直到去年秋天,我们又来到江川的江城镇江川二中。来到江川二中,走在文庙高高的红墙外,秋天的阳光在蓝蓝的天空里有些刺眼。转过红墙,来到泮圆墨池,也就来到了构思巧妙、气势雄伟、古雅大方的棂星门。文庙又称孔庙,俗称黉学。江川文庙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79)至道光四年(1824),历时45年。它位于江川县城以北20公里处,坐北朝南。其主体建筑为中心轴式对称的宫殿式建筑,由一殿(大成殿)、二门(棂星门、大成门)、二庑(东庑、西庑)、四祠(乡贤祠、名宦祠、节孝祠、孝义祠)及一池(泮圆墨池)组成,外配崇圣宫和钟秀书院,整个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雕刻细腻。泮圆墨池又称月牙池,位于文庙南端、中轴线的起点处,呈规则半圆形,池边有精美的青石护栏,池中有三孔石拱桥,贯通南北。位于月牙池南约30米处,建有一堵高8米、长12米、,也叫做影壁。从棂星门进入一殿,便是大成门。过去,大成门的两次间分别设有高2米的大钟一口和直径为2米的大鼓一面,可惜如今已不复存在了。两庑和四祠原来破烂不堪,七八年前,市、县两级投资60多万元修葺一新,仍保留着当年原貌,显得大方别致,很有气派。它们相应对称,布局紧凑,雕工各异,形成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大成殿是文庙的精华所在,由明间、次间、梢间和走廊四部分组成,共由26棵圆形巨柱支撑。居中一品横梁上书有“光绪十七年大品月望五日辰时江川县士庶重修”的楷书字样。在明间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牌位”一座,两侧为“四配牌位”,均采用紫檀木三层镂空的龙凤雕花与之相配,造型典雅,做工精细。牌位两侧为竖挂墨底金色阳刻楷书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