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围困中国之岛链战略岛链由来“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岛链"一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前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依托堡垒。然而在今天,"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这条套在亚洲大陆脖子上的锁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在不断延长。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太平洋岛链:是以第一岛链为轴心,延至北起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把韩国也纳入岛链范围中,而一直延伸至东南亚地带,实际上是第一岛链的势力幅射和延伸,以便更好巩固岛链的地带作用,以增强第一岛链线,防范的薄弱性。美国认为,中国台湾是其"岛链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整个"岛链"中具有中间枢纽作用。正是基于此,美国长期把台湾视为其"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很明显,美国"岛链战略"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给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印尼的哈马里拉岛。用以防止,中国和当时苏联联手反击,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从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环境看,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海区划界等问题,都处于第一岛链内及其附近海域。历史表明,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75%是跨越岛链从海上入侵的。另外,从大陆延伸到第一岛链的海区中,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岛链”与台湾随着中国海外贸易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海洋权益的现状,中国逐渐感受到岛链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潜在与现实影响。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小岛屿由其它国家控制,只有台湾是中国领土,这种地理特性使我洋的惟一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