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自我意识辅导.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我意识辅导.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4/24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我意识辅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我意识辅导一、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周围环境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了主体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认识;主体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主体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构成成分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这三种成分分别对应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就是主体对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社会地位、价值的自我评估。自我体验,就是主体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是否满意自己”、“能否悦纳自己”的情感体验。自我调节,就是主体在自我体验的推动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自觉而有目的地调整。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主体对自己身体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指主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心理自我,是指主体对自己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从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也称现实我,是指主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的自我也称镜中我,是指主体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象在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理想的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主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即主体追求的目标,它虽非现实,但对主体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影响很大,是主体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二、自我意识的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就是根据自我意识的结构及其有关理论,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意识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品质。积极的自我意识品质包括:(1)自我认识全面而客观。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2)悦纳自我,即能欣赏和接纳自己。不仅接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在整体上喜欢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3)开放的自我结构。当经验改变时,自我意识结构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能够吸纳新经验,调整自我意识的内容,使自我意识始终能够与经验保持一致和协调;(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一致。自我意识的辅导主要包括自我概念、自尊、自信和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一)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培养自我概念是指有关自己的外貌、能力、学业水平、社会接受性等方面品质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认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可能比幼儿的低。这可能是因为进入小学后经历了许多来自学业和人际交往的新挑战。学校给小学生许多与同伴比较他们学业成绩、身体技能、受同伴欢迎程度的机会,以致他们的自我评价逐渐变得更加现实了。但并不是说,儿童一旦形成低自我概念,他们将始终认为自己非常差。当环境有显著的改变,例如,在失败成为历史时,儿童就开始经常体验到成功。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有效地提高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具体策略如下: 、同伴交往和文体活动中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为此,教师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在学业、同伴交往、文体活动中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比如,作业的布置力求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相适应,适当把握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作业,从而体验到成功。 ,而不是别人表现得怎么样上。如果学生看到自己正在进步,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将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