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微处理器的硬件特性(4学时)
第二节总线控制逻辑(2学时)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退出
第一节 8088引脚功能(2学时)
知识概述
第一节 8088引脚功能
8088为40条引线、双列直插式封装。。8088有最小组态(单微处理器组成的小系统)和最大组态(多处理器系统)两种工作模式,,大部分引脚在两种组态下功能是一样的,只有8根引脚的名称及功能不同(24脚~31脚)。由于在PC机内,8088工作于最大组态,所以在引脚功能介绍时,为了突出重点我们只介绍最大模式的引脚功能。
封装技术
退出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8088总线周期概念
1. 指令周期: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包括取指令和执行完该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一个指令周期。
2. 总线周期:通过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读/写操作的过程称为总线周期。因此,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总线周期组成。而一个总线周期由若干时钟周期T组成。
3. 时钟周期:也就是系统主时钟频率的倒数,它是CPU的基本时间计量单位,例如,某CPU的主频为5MHz,则其一个时钟周期就是200ns,若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为100ns。
退出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8086/8088CPU的一个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T1,T2,T3,T4)组成,时钟周期也称为时钟状态,即T1状态、T2状态、T3状态和T4状态。每一个时钟周期(时钟状态)内完成一些基本操作。例如:
在T1状态,CPU往数据/地址多路复用总线上发出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的地址信息。
在T2状态,CPU从总线上撤销地址,若为读周期发出“RD”控制信号,使数据/地址多路复用总线的低8位处于高阻抗状态,以便CPU有足够的时间从输出地址方式转变为输入数据方式,接着在T3~T4期间,CPU从总线上接收数据。若为写周期发出“WR”控制信号,由于输出数据和输出地址都是写总线过程,因而不需要缓冲时间,CPU在T2~T4期间把数据放到总线上。
在T3状态,数据/地址分时复用线的低8位上出现由CPU输出的数据或为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读入的数据。
在T4状态,8088完成数据传送,是控制信号变为无效,结束总线周期。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退出
8088的地址和数据线
AD7~AD0:8位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双向、三态。
A15~A8:地址线,三态输出。
A19/S6~A16/S3:地址/状态线,分时复用、输出、三态。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作地址线用,A19~A16输出高4位地址。在总线周期的T2T4状态作状态线用,S6~S3输出状态信息,其中:S6恒为0。S5指示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当前状态,S5 = 1,表示当前允许可屏蔽中断请求,S5=0,则禁止一切可屏蔽中断。S4和S3用以指示是哪一个段寄存器正在使用,其编码和使用的段寄存器如下:00为ES,01为SS,10为CS,11为DS。
退出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方法
NMI:不可屏蔽中断申请信号,输入、上升沿有效。不可屏蔽中断申请不受中断允许标志IF的影响,一旦从NMI引脚收到一个正跳变触发信号,CPU在当前指令执行完成,便自动引起一个类型码为2的中断,并转入执行与中断类型码相对应的不可屏蔽中断服务程序。
INTR:可屏蔽中断申请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受CPU内部中断允许标志位的控制。。CPU用STI指令可使中断允许标志IF置1,用CLI指令可使IF清0,从而可实现中断允许或屏蔽。
RESET:复位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退出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READY:准备就绪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CPU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状态检测Ready信号线,如果Ready为低电平,表示数据末准备好,则在T3状态结束后CPU插入一个或几个TW等待状态,直到Ready信号有效后,才进入T4状态,完成数据传送过程。
TEST:测试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TEST信号是和等待指令WAIT配合使用的信号。
QS1、QS0:指令队列状态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这两个信号的组合用来指示CPU中指令队列的当前状态。QS1、。
S2、S1、S0:总线周期状态信号,三态、输出。在最大模式系统中,总线周期状态信号S2、S1、S0用来指示当前总线周期所进行的操作类型。S2、S1、。
退出
现代计算机接口技术
LOCK:总线封锁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LOCK信号可由指令前缀LOCK来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