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泰州市海军中学杨金宝教材内容说明:本节课要研究的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是在已经学过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还有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中垂线的重要的预备知识,又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经历利用轴对称变换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2)能力目标: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2、定理的说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教学重点: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及辅助线的添加教学用具:直尺,微机,等腰三角形模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发现法和启发诱导教学法教学过程:1、 “等边对等角”定理的发现(1)[电脑演示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由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一般学生都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若有其它发现也要给予肯定)。通过电脑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观察,联想,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2)师生讨论:用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给出简洁的逻辑推理。教师指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提示了三角形边与角的转化关系,由两边相等转化为两角相等,这是今后说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其功效不亚于利用全等三角形说明两角相等。2、“三线合一”定理的发现[电脑演示2]由学生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得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在△ABC中(1)∵AB=AC,AD⊥BC,∴∠_=∠_,_=_;(2)∵AB=AC,AD是中线,∴∠_=∠_,_⊥_;(3)∵AB=AC,AD是角平分线,∴_⊥_,_=_。教师指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这“三线合一”的性质有多重功能,可以说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的互相垂直,也可说明线段与角的倍分问题。3、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发现[电脑演示3]一般学生都能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为60°。然后启发学生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作类比,自己得出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4、定理的应用例1、填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那么它的另外两角分别为_______。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3,一边长是5,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分别为_______。解:(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