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运动休闲城市成长机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1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运动休闲城市成长机理分析.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4/25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运动休闲城市成长机理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郭鲁芳,张素"(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运动休闲城市是国内一些实力相对薄弱,并且无以支持综合性的城市改造建设的城市差异化定位选择。城市选择运动休闲作为主题,是破解城市发展要素制约的创新探索,是城市个性魅力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构建了资源创新双轮驱动模型,对运动休闲城市的成长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运动休闲城市的形成必须以资源富集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制度保证为关键,以创意阶层为核心,以技术发展为支撑,以包容精神为保障。[关键词]运动休闲;城市;创新;成长模型运动休闲城市是指具有丰富的运动休闲资源和创意,形成浓厚的运动休闲氛围,富足的运动休闲设施,运动休闲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形成集聚效应,最终能满足城市居民、城市旅游者、城市投资者需要的主题城市。它必须符合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和谐城市等多元的要求。运动休闲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发展类型,为居民职业活动以外个人兴趣的充分发展、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架构的完善、人格精神的日益健全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实施载体,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拟对运动休闲城市的成长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政府部门的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定位和决策提供发展思路。一、运动休闲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逐渐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追求文明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拥有更多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城市居民,开始关注不只在生病之后才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是崇尚“花钱买健康”,投资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特征的体育消费。目前体育娱乐俱乐部、大型体育场馆健身房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市民喜爱和关注项目的专项体育馆地开始在城市兴起,仅上海市就有经营性的体育场馆近千处。运动、健身、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新兴的生活方式。另外,随着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户外运动前景看好。调查显示,%的人选择户外运动作为休闲运动方式(MichaelWatkins,2007)。极限运动以其冒险、刺激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得到一种身体上的锻炼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是极限运动吸引人的地方。在美国,潜水和登山两项运动的参与率,%%,%%(Beard,1980)。根据美国登山协会统计,目前英国共有15万左右的人在玩攀岩,全国有400座以上人工攀岩馆。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度假村里,提供了各种户外的休闲项目,如骑马、徒步、划船等,以及室内攀岩馆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另外,“轻体育”开始悄然兴起,成为城市休闲健身的新时尚。“轻体育”(lightphysicaltraining),也称为“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它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不追求运动量,强调身体功能为主,让体育锻炼更惬意、更人性的特点成为大众健身运动形式。城市发展运动休闲,体现着人性的需求,是对城市日常功能的完善和提升。运动休闲城市是对城市类型的描述,总体而言,运动休闲城市具有如下优势功能: (一)与未来休闲洞察人的生存意义相契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人处在一个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并因此而来的间歇感的时代,不论其条件与否,人们似乎都在被迫忘记自己的根基而去适应一种紧张的商业文化的生活。因此,人与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及其效率,人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体制内所获得的自由时间与报酬的使用以及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所凸显的矛盾开始备受关注(张学忠,2003)。为了满足需要,相当数量的人不得不让自己处在一张异常复杂的交换网络中,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连续不断地用一种潜在满足的失去来换取实现另一种潜在满足;他们或许会累积一些满足,但总的说来,在紧张地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自己只是一个介绍和协同别的力量制造新的交换游戏的物件,或者,在该种过程中,他的意识仅仅成为排置物品的程序。在诸种导致休闲的条件中,物品富足和人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季斌,2001)。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休闲、娱乐等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揭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运动休闲正是人自身发展要求的体现。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主动参与运动休闲正是人们释放压力、表现自我、追求个体自身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在经历了20世纪末许多富裕阶层经历追求逸乐、过度消费的空虚之后,城市人开始产生集体反思,寻求与实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的新“活法”开始被城市新兴生活型态族群所推崇(吴晓明,2004)。“乐活”不仅能够保证人类健康、快乐而可持续地发展,而且让许多人找到了真正优良品质生活的真谛:生活质量不仅只取决于经济基础,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生活的观念。“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