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9 血液 凝固、抗凝及血型.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9 血液 凝固、抗凝及血型.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4/25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9 血液 凝固、抗凝及血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血液凝固和抗凝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血液凝固包括三个基本步骤: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②凝血酶原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 :内源性凝血途径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启动。 :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数量多,且全部来自血液,外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因子的参与。 ,速度快。二、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体内生理性抗凝物质可分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一)抗凝血酶Ⅲ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IXa、Xa、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从而抑制它们的活性。肝素可使抗凝血酶Ⅲ的抗凝作用增强2000倍。(二)蛋白质C系统 、Ⅷa,抑制凝血因子X及凝血酶原的激活。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TFPI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其先与凝血因子Xa结合而抑制后者的催化活性,同时TFPI变构与凝血因子VIIa-组织因子复合物结合,形成四合体灭活凝血因子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负反馈的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四)肝素 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第二节血型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一)血型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至今已发现25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前提,对法医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二)红细胞凝集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起抗原作用的是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是存在于血浆中的γ-球蛋白,称为凝集素。发生红细胞凝集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2-10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抗体可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它们聚集成簇。输血反应就是由于在体内发生了红细胞凝集。在体外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进行血型鉴定。二、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一)AB0血型系统 (表1-2-2-3)。 :人类AB0血型系统的遗传是由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0基因是隐性基因,故各种血型的基因型分别是0型(OO)、A型(AA,AO)、B型(BB,BO)和AB型(AB)。 -2-2-1。(二)Rh血型系统 ,当把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红细胞重复多次注射入家兔体内,使家兔血清中产生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再用含这种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部分人的红细胞可被这种血清凝集,表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称为Rh阳性血型;还有部分人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h阴性血型,这一血型系统即称为Rh血型系统。 :在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者在接

最近更新